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揹簍裡的水腫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灶火在夜色中明顯滅滅,阿林看著分歧蒸製的熟地在藥櫃上投下的影子——三蒸的影如展翅的雀,六蒸的影如伏地的牛,九蒸的影如蜷臥的龜,恰合心屬火(雀)、脾屬土(牛)、腎屬水(龜)的陳腐隱喻。本來草木的每一次蒸曬,都是六合遵循人體臟腑的模樣,在藥石上刻下的療愈符文,而醫者的任務,便是在火候的起落中,讀懂這些藏在蒸汽與藥香裡的,關於生命與草木的秘語。

老藥農的羊皮襖結著冰甲,嘴唇烏青如凍壞的茄子,每說一句話都要嗬出白氣暖嗓:“葉大夫……冰穀的地黃在雪底下藏了三載,我刨土時冇留意,靴底裂了縫,雪水灌出來就冇覺出來……”他放下竹簍,簍底墊著的陳年棉絮已凍成硬塊,九蒸過的地黃卻裹著層溫潤白霜,形狀蜷曲如嬰兒腎臟,斷麵油潤處泛著蜜色菊斑紋,恰是《雷公炮炙論》中“熟地如腎,蒸曬得法例水潤金生”的上品。

大寒熟地

煎藥的沙鍋擱在冰穀石上,葉承天提著青銅壺走向冰裂縫,壺嘴觸到地漿水的頃刻,清越的叮咚聲驚起冰下冬眠的遊魚——這水經千年冰層過濾,帶著地底玄武岩的礦物氣味,入口涼而不冽,恰如《本草綱目》所言“地漿水,稟土之精,得水之潤,能解百毒”。當熟地與附子在水中伸展時,肉桂的酒炙香氣俄然炸開,經酒洗過的桂皮在沸水中捲成螺旋,竟與老藥農腫脹的小腿構成奇妙的鏡像。

狼毫筆尖的餘墨在硯台裡暈成小小的“坎”卦,葉承天擱筆望向藥園——水葫蘆的三枚心形葉片在夜風中輕顫,葉緣冰粒如碎鑽簌簌滾落,掉進熟地根旁的雪窩,收回細不成察的“滴答”聲,好似草木在寒冬寫下的省略號,等著東風來補全下半闕。那些裹著冰晶的鬚根在月光下伸展,每根絨毛都映著藥櫃裡九蒸熟地的虎魄光,恍若人體經絡在泥土下發展的鏡像。

當艾炷燃儘最後一星火花,老藥農的小腿已消去大半腫脹,按之凸起處如按在新翻的棉田,柔嫩中帶著回彈的力道。葉承天取下附子餅,見餅麵的孔竅裡竟凝著藐小的水珠,在月光下閃著微光——那是人體多餘的水濕,順著藥餅的指導,化作汗氣排擠體表。

當第九次蒸製的熟地終究出甕,葉承天用綿紙包裹時,發明其大要的九道蒸痕,竟與人體背部的膀胱經腧穴一一對應。“記著,”他將藥包遞給阿林,指尖觸到熟地的溫熱與窗外的酷寒構成奧妙均衡,“炮製不是改草木之性,而是順草木之性以應人體。就像這九蒸熟地,得六合九數之極,應腎臟封藏之性,方能在大寒極陰之時,成為撲滅命門之火的引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