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揹簍裡的寒咳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指尖劃過川貝母鱗莖的冰紋,葉承天的指腹在月光下留下淡藍的霜痕——那些棱形結晶的走向,竟與《靈樞·本藏》中肺臟“虛如蜂巢”的描述暗合。他俄然將鱗莖舉至窗前,讓小雪初霽的月光穿過冰紋,在空中投出六瓣狀的光影,每一瓣的邊沿都泛著水色的光暈,好似肺臟宣發時的津液霧露。)

采藥女盯著陶罐中沉浮的藥材:川貝母的鱗瓣如白蝶展翼,薑炭似焦舟渡水,陳皮像老船掌舵,在雪水的碧波裡歸納著“金淨水潤”的陳腐戲碼。葉承天用竹筷攪動時,水麵旋渦與肺經的雲門、中府穴位置重合,藥香蒸騰的軌跡竟在窗玻璃上畫出肺臟的表麵,葉緣的雪粒剛好落在“肺俞”“膏肓”諸穴。

背陰麵的貝母掰斷時,汁液清冽如露,在雪光下泛著藍光,葉承天用銀針蘸取,針尖竟固結出藐小冰晶:“此處長年不見直射日光,得‘地水’陰寒之氣,鱗莖裡的潤性便偏涼,”他指著冰紋的走向,“每道紋路都順著岩壁滲水的途徑發展,吸納的是雪線熔化的寒水,故能清‘燥夾濕’的熱痰,比如山澗裡的冰泉,能解肺臟的炎熱之渴。”

當藥液濾入粗陶碗,大要浮著的冰屑與薑炭粉竟主動聚成肺形:川貝的潤構成肺葉的主體,薑炭的溫化作肺門的火色,陳皮的氣則是貫穿其間的經絡。采藥女飲下時,喉頭先是感到雪水的清冷,繼而被薑炭的暖烘開,最後在肺底出現陳皮的回甘,好似小雪骨氣的氣候——初覺酷寒,細品卻有潤物的清潤藏在寒氣裡。

“貝母分六瓣,應肺經六氣,”他指尖隨鱗莖滑動,在風門、肺俞、膏肓諸穴處稍作停頓,鱗瓣間固結的雪水滲進毛孔,收回細不成聞的“滋滋”聲,“您看這紋路,恰是《令媛翼方》裡‘以形歸經’的活課本——蓮瓣狀的鱗莖能順肺葉走向推開寒痰,就像用雪水沖刷結冰的支氣管。”當鱗莖劃過第七頸椎旁的大椎穴,采藥女俄然狠惡咳嗽,咳出的白痰裡竟混著藐小的氣泡,落在瓷碗裡濺起的水紋,與貝母鱗瓣的分岔如出一轍。

草木的冰雪應和

“核桃枝炭外敷血痕,借木火之性散背部寒凝;雪菊圍脖護頸,取冰雪之精清頭麵寒霧,”筆尖在“融入山間采藥路”下劃出重線,墨點濺在案頭雪菊標本的絨毛上,竟與采藥女頸間的穴位重合,“孫真人《令媛方》言‘夫百病不離五臟,五臟不離氣血’,此證外治取‘以形歸經’,內治用‘溫潤相濟’,恰如紫菀幼苗栽在背陰崖壁,借草木發展之勢,補人體宣降之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