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原文】
⑤朱:指硃砂。
【註釋】
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摻雜,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藥製煉為白銅;礬、硝等藥製煉為青銅;廣錫摻雜為響銅;倭鉛和寫為鑄銅。初質則一味紅銅罷了。
附:硃砂銀
銅礦石有幾個種類,此中有全數是銅而不異化鉛和銀的,隻要入爐一煉就成。有的卻和鉛稠濁在一起,這類銅礦的冶煉體例是:在爐旁留凹凸兩個孔,先熔化的鉛從上孔流出,後熔化的銅則從下孔流出。日本等處的銅礦,也有與銀礦在一塊的,當放進爐裡去熔鍊時,銀會浮在上層,而銅沉鄙人麵。由商船運進中國的銅,叫做日本銅,它是鑄生長方形的板條狀的。福建漳州人獲得後,有把這類銅入爐再煉,取出此中零散的銀,然後鑄成薄餅模樣,像四川的銅那樣出售。
④折去:喪失掉。
黃金
④泉府:掌管貨幣鍛造及暢通的官府。《周禮》:“以泉府同貨而斂賒”、“泉府掌以市之征布”。
人間利用的銀,隻要紅銅和鉛兩種金屬能夠摻混出來用來作假,但是把碎銀鑄成銀錠的時候,便能夠撤除雜質加以提純。體例是將雜銀放在坩堝裡,送進高爐裡用烈火熔鍊,撒上一些硝石,此中的銅和鉛便全數結在堝底了,這就叫做銀鏽。那些敲落在灰池裡的叫做爐底。將銀鏽和爐底一起放進分金爐裡,用土甑子裝滿柴炭起火熔鍊,鉛就會起首熔化,流向低處,剩下的銅和銀能夠用鐵條分撥,二者就截然分開了。野生與天工的乾係由此可見一斑。爐的式樣附圖於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