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乾①戈”名最古,乾與戈相連得名者,後代戰卒,短兵馳騎者更用之。蓋右手執短刀,左手執乾以蔽敵矢。古者車戰之上,則有專司執乾,並抵②同人之受矢者。若雙手執長戈與持戟、槊,則無所用之也。凡乾長不過三尺,杞柳織成尺徑圈,置於項下,上出五寸,亦銳其端,下則輕竿可執。若盾名“中乾”,則步兵所持以蔽矢並拒槊者,俗所謂傍牌是也。
【原文】
國朝軍火④造神臂弩、克敵弩,皆併發二矢、三矢者。又有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為之。另安機木,順手扳弦而上,發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則又扳木上弦而發。機巧雖工,然其力綿甚,所及二十餘步罷了。此民家妨竊具,非軍國器。其隱士射猛獸者名曰窩弩,安設交跡之衢,機旁引線,俟獸過,帶發而射之。一發所獲,一獸罷了。
大將軍、二將軍(即紅夷之次,在中國為巨物)。佛郎機(水戰舟頭用)。
琴軫:古琴上調絃的轉軸。
【譯文】
三眼銃、百子連珠炮。
凡火藥以硝石、硫黃為主,草木灰為輔。硝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於無隙可容當中。其出也,人物膺①之,魂散驚而魄齏粉。凡硝性主直,直擊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橫,爆擊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則青楊、枯杉、樺根、箬葉、蜀葵、毛竹根、茄秸之類,燒使存性,而此中箬葉為最燥也。
弩
③不能穿魯縞:《史記.韓長孺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注:魯縞,縞中尤薄者。
火藥機器之竅,其先鑿自西番與南裔⑧,而後乃及於中國。變幻百出,日盛月新。中國至本日,則即戎⑨者覺得第一義,豈其然哉?固然,生人縱有巧思,烏⑩能至此極也?
①空繁硝產:白白地出產那麼多硝,而不能製火藥。
火器
【評析】
①弩牙發弦者:弩上有突牙,用以扣弦以發弩箭。
解釋之患因之:疏鬆脫落的弊端就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