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哀公[第2頁/共2頁]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哀公曰:“敢問何如此可謂庸人矣?”孔子對曰:“所謂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選賢人善士托其身焉覺得己憂;動行不知所務,止立不知所定;日挑選於物,不知所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正,心從而壞:如此則可謂庸人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此可謂士矣?”孔子對曰:“所謂士者,雖不能儘道術,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謂之矣,行既已由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成易也。故繁華不敷以益也,卑賤不敷以損也:如此則可謂士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此可謂之君子矣?”孔子對曰:“所謂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明通而辭不爭,故猶然如將可及者,君子也。”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此可謂賢人矣?”孔子對曰:“所謂賢人者,行中規繩而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富有天下而無怨財,佈施天下而不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此可謂大聖矣?”孔子對曰:“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以是竄改遂成萬物也;情性者,以是理然不棄取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六合,明察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繆繆肫肫,其事不成循,若天之嗣,其事不成識,百姓淺然不識其鄰:若此則可謂大聖矣。”哀公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