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略(2)[第2頁/共4頁]
語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此家言邪說之以是惡儒者也。是非疑,則度之以遠事,驗之以近物,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惡言死焉。
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
君子隘窮而不失,勞倦而不苟,臨磨難而不忘細席之言。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農精於田,而不成覺得田師,工賈亦然。
君子發憤如窮,雖天子三公問正,以是非對。
天下之人,唯各特地哉,但是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師曠,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製禮樂而傳之,有不消而改自作,何故異於變易牙之和,更師曠之律?無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國不待死。
君子能為寶貴,不能令人必貴己;能為可用,不能令人必用己。
多言而類,賢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冇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
知者明於事,達於數,不成以不誠事也。故曰:“君子難說,說之不以道,不說也。”
藍苴路作,似知而非。脆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戇好鬥,似勇而非。
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齊人慾伐魯,忌卞莊子,不敢過卞。晉人慾伐衛,畏子路,不敢過蒲。
文王誅四,武王誅二,周公卒業,至成康則案無誅已。
以賢易不肖,不待卜而後知吉。以治伐亂,不待戰而後知克。
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曾子曰:“孝子言為可聞,行動可見。言為可聞,以是說遠也;行動可見,以是說近也;近者說則親,遠者悅則附;靠近而附遠,孝子之道也。”
“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慾利;但是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雖桀紂不能去民之好義;但是能使其好義不堪其欲利也。故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上重義則義克利,上厚利則利克義。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短長,大夫不言得喪,士不通貨財。有國之君不息牛羊,錯質之臣不息雞豚,塚卿不修幣,大夫不為場園,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與民爭業,樂分施而恥積藏;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