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軍魂_第44章 德裔雇傭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最難構造的是教誨大隊,即便有文明的新兵也不成能直接進入教誨大隊。如此,領遭到教誨大隊的準士官隻能是顛末練習的準老兵,而大多準老兵的文明本質又不敷。

覃連雄以招些兵作為彌補及替代年紀大老兵為由,遞上2萬銀元,竟然獲得譚明浩可招兵一千的手書。

德意誌人鬆散、呆板,但聽話,毫不會叛變背叛。可否英勇地作戰,這要看利用者的程度,以是暢鵬敢用。

“練習體例按我們本身的練習綱領,軍事技術臨時按德意誌的,但這些曉得了我們新式練習體例的德意誌人,10年內不準分開中原。”

他要皮特確保在一個月內,從粵、滬、閩等地構造並配齊軍官與士官的德意誌步兵、炮兵、機槍兵、通訊兵、醫療兵,足有3000人的步兵團。

敗北後的德意誌,賦閒率很高,落魄的、又無一技之長的軍官甲士太多了,有些血腥的軍官怕被抓便滿天下亂跑,羊城這個民國最大的互市港口,天然來得比較多,各地軍閥經常到羊城雇用些外籍教官,羊城竟然構成了個軍事人才市場。

他獲得的答覆是:

可占便宜的不是他皮特,實在暢鵬出翻戲,他曉得德意誌一戰後積存大量軍器,乃至於軍器權大多不再德意誌人手中,四國結合督查盯著。以是,西歐有甚麼新設備並不首要,所談及的不過是給出個資訊,話外的意義就是你皮特的軍器代價,要低要恰當,不然老子去買西歐的。

皮特接到覃連雄派人從邕城收回的電報,屁顛屁顛的來到暢鵬麵前,果然快意當上了德意誌羊城洋行總經理的他,帶來了鄒圩最需求的人,10名軍事教官、3名炮兵教官、2名通訊教官、3名製造兵器方麵的工程師、12名初級技工和3名翻譯,他們全都是德意誌人。

羊城和浙滬等地有大量的德意誌人,每人每月5個大洋便能請到,退役的軍官士官充足。暢鵬問有冇有德意誌兵士,皮特說德意誌兵士未幾,但是在粵滬等地的德意誌人比較多,能作為兵士用,一戰時作為預備役的德意誌布衣,大多接管過軍事練習。

如這打算行得通,在德意誌雇傭兵團的團、營、連、排、班裡,全都配上中原的軍事主官,德意誌人任副職,再加上些鄒圩練習中間由德意誌教官練習的幾千兵士。

現在是3月,統統設備和軍器在3個月內到貨,最遲不超越6個月。從第一批軍器達到時,付款30%,6個月內付到60%,餘款在年內以現大洋和銀礦砂付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