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蹤_第4章 豁然開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並且修道觀時,那羽士還讓人將村北一座大土丘攔腰劈出了一條小溝壑,村外便有散氣吹入,從而使得罈子溝本地虛惡氣“乘風則散”,自此村裡根基便無任何厄虞了。

陳醒望著浩風吹拂、綠蔭掩蔽的小山村,站在一塊岩石上,心頭難過莫名。

“……自上古期間伏羲演易推八卦今後,‘玄’之思潮和妙門便連續呈現在中原大地,古往今來,先賢賢人,多有玄學典著,悟玄解玄,堪化玄義。

太玄山之下,周遭三百裡,兩千年來本是渺無火食的,但在明朝末年,一幫遁藏戰亂的流民和傷殘軍伍來到了山下的一個形似罈子的山溝裡,這些人在山溝裡逐步繁衍生息,三四百年來,終成現在的罈子溝村。

麵前這座矗立入雲的大山在他師門裡叫做“太玄山”,本地村人稱之為大青山。

但陳醒此時的思路並不在於麵前罈子溝村的一片哭鬨聲,也非村民們所遭受的各種厄難之禍。

他所揪心的是,村民們蒙受的這些禍難,其泉源到底是有是無,其本質是福是禍?

太玄山畢竟很高,也很大,一個千年來人丁教眾始終不旺的隱修小門派,藏匿於其間,加上這四週週遭數百裡火食希少,是以山上陳醒的師門始終不為外界曉得。

三四百年來,罈子溝人丁雖不算暢旺,但不管在承平亂世還是戰亂年間,也算作一方世外桃源,村民安居樂業,民氣向善……這類狀況一向持續到上世紀6、七十年代。

大青山深處有千尺絕壁,萬丈澗瀑,但對村民來講,不過是他們放牛、砍柴冇法企及達到的地點罷了,祖祖輩輩背景用飯的村民們乃至連賞識紅葉山泉美景的心機都不會有。

他這兩年幾近寸步不離蓉城,躲在LQZ區郊區一個清幽古樸的彆墅莊園裡用心研討師門學說,極少回太玄山。

就在罈子溝裡的人越來越少之際,約莫就在大明滅亡五六年後,一個羽士來到了罈子溝,他看出了罈子溝的地理氣脈有異,這個有道行的羽士讓村民在罈子溝以北的3、四裡處的山林裡,修建了一所道觀。

金木二星過黃道,虛危二星官有嬗變之虞,這個季候,的確是罈子溝村多事之秋。

除非軍隊開著戰役機、發射導彈將整座山轟平,不然,任何人或權勢構造想要找到或進入洞府,的確是癡人說夢。

“《老子》繁複淡泊,哲理奧妙深遠,《莊子》放達宏綽,汪洋肆恣。而《周易》握陰陽之變、闡大化流衍,千年來開導天人之‘無我’玄旨妙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