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暄仰坐在木椅上,撫摩著一把精美的匕首,麵色鬱結,不見涓滴笑意。
董大林渾然不覺麵前的人已是怒不成遏,卻似找到了前程,越說越有底氣,“如何,你想曉得?嗬嗬,這位公子,不是咱瞧不起你,便是說了,你也不認得。你如果識相,還是罷手吧,這鹽業的水千丈底――可深著呢!自古民不與官鬥,你對於不來的,何必與自個難堪?不若放了我,再留下些銀子好相與,我不會究查。今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咱倆之間,算是清了,何如?”
董大林跪在地上,心中叫苦不迭。本身如何就碰上這麼個愛管閒事的奧秘人,州官都不過問這鹽業之弊,他還一個勁地膠葛,真是狗拿耗子,閒的慌!
他初逢訓政,整飭國務,也曾想讓梁朝能有複興之象,豈料遭陽九之運,百六之會,府帑空虛,百姓匱乏。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
這帳本送到蕭暄手上,她壓根就冇信過,隻是冇有進一步的證據,才啞忍不發,前去暗查那董縣縣尊,孰料碰到了蕭劍,倒是省了點工夫。
董大林半舉動手,微昂著頭,鼻孔上翻,都快朝到天上去了。他雖不知蕭暄是個甚麼來頭,聽口音倒像是都城裡的,許是有些家底。但管鹽的那些無不是達官權貴,在家財帛堆成山,出門三步有人抬,可不是平頭百姓能夠著邊的。
“哼,像你們如許沆瀣一氣、刁頑不遜的惡吏,真該除之而後快!”
言訖,肅宗一拍禦案,猛地站起家來,俯視著在地上跪得整整齊齊的臣工,當看到大部分人眼神渙散、哈氣連天、心不在焉之時,又止不住滿腔火氣,“都給朕提起精力來,一個個懨頭搭腦,哪有一點為官之樣!朕看你們就是常日裡山珍海味餵飽了,夜夜歌樂累癱了,騰不出心機來為國為民勞累了。”
“哼!董大林,且問你一句,但是想活命?”
一旁的蕭黎瞧著這形狀,微微歎了口氣,這董大林也太不識好歹了,到這節骨眼上,還死鴨子嘴硬,這不是把自個兒往那火坑裡推嗎?
蕭暄舉起匕首往董大林的脖頸一架,冰寒的觸感令後者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