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轄原奚族本土。
?捺缽軌製
遼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天時用分歧法律。初期有民族輕視,至聖宗時契丹人法也用漢律來斷。這反應漢人職位的晉升。普通來講遼代科罰較重,並且天子常常隨便殺人,冇法無天,穆宗尤甚。
關於契丹初次改國號為“遼”的時候,普通有937、938和947年三種說法[20-21]。關於遼改國號的次數,普通學者都認同如許的觀點,即遼太宗時改國號為遼,遼聖宗時複號契丹,至遼道宗時複改國號為遼[22]。從浩繁遼代墓誌中在契丹或遼的國號前都有“大中心”或“南瞻部洲”的字樣來看,到遼道宗時,已經彷彿以中國自居了[23]。
?穆宗期間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轄原奚族本土。道
因為位於遼南京的耶律大石與李處溫等人不知天祚帝去處,他們擁立耶律淳為帝,即天錫帝,史稱北遼。天錫帝降天祚帝為湘陰王,並遣大使奉表於金朝,乞為附庸。但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遼德妃稱製,改年號為德興。此時遼臣李處溫父子感覺遠景不妙,籌算向南私通北宋的童貫,欲挾製遼德妃納土於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內應。後她發明他們罪過而賜死之。當年十一月,遼德妃五次上表給金朝,隻要答應立耶律定為遼帝,其他前提均承諾。金人不準,她隻好派兵死守居庸關,十一月居庸關失守,十仲春遼南京被攻破。遼德妃帶著侍從的官員投奔天祚帝,天祚帝誅殺她[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