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_第四百九十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隻是對於經曆過日本列島浸禮的華軍來講,澳洲碰到的費事不是難以處理的,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後勤補給。澳洲目前的開辟程度很低,產業總產值很低,首要支出來源於礦業、畜牧業、漁業和糧食出口。大部分人丁集合於東南本地,其他地區地廣人稀,在華軍的進軍線路上,貧乏運輸效力高的鐵路,乃至冇有公路。

反擊的方向也顛末沉思熟慮,大西洋方向的德軍因為北海海戰的得勝,再次縮回港口,英軍和美軍的戰艦逐步主導了大西洋。但陸處所向德軍氣力未損,即便幾百萬雄師進入俄羅斯,西歐方向德軍仍然安插了一百多萬雄師,製止協約國登岸的大西洋壁壘正在成形,美國人不想在陸軍籌辦不敷的環境下與強大的德軍開戰。聯軍加強了在北非的軍事存在,目前仍舊以戍守為主,固然俄羅斯的抵當非常需求盟友的幫忙,固然尼古拉二世的求援信堆滿了白宮總統辦公室的案頭,英美兩國仍舊決定將反擊地點放在承平洋上。

在這段時候,聖迭戈美軍戰艦的異動引發了華軍的重視,有精確的諜報表白,這裡的戰艦正在進入戰備狀況,隨時能夠出港作戰。三天厥後自舊金山的一條絕密諜報證明瞭華軍主力艦隊的猜想,美軍要將分艦隊和聖迭戈的艦隊彙合,以後尋覓機遇在東南承平洋活動,威脅華軍登岸澳洲的軍隊和海上航路,吸引華兵艦隊前來,並乘機決鬥,最後保護陸軍登岸聖誕島,打響反擊戰。

水兵的強大是協約國做出如此決定的首要啟事,他們也想在承平洋複製北海海戰的局麵,乃至與華國水兵兩敗俱傷都是能夠接受的結局。隻要能夠迫使華國水兵臨時後撤,就能打通與澳洲的聯絡,乃至打通北承平洋航路,持續向俄國運送計謀物質。

美軍第十五步兵軍戰役力孱羸,兵士和軍官的本質特彆差勁,戰役意誌非常差。但這支軍隊具稀有量龐大的重型火力,並操縱堅毅工事恪守,必然程度上袒護了美軍“菜鳥”的本質。英軍兩個步兵師不如美軍豪闊,但戰役力相稱不錯,最首要的是,這支軍隊的批示官長於操縱盟友的保護,想儘體例闊彆戰役狠惡的一線疆場。

如果澳洲失守,美國就將落空最後一塊抵擋華軍的掩體,有鑒於此,美國人製定了名為“颱風”的反擊打算。意在打通美洲至澳洲的運輸線路,奪回一部分東承平洋製海權,起碼要向百姓證明當局冇有一向被動捱打,加強百姓持續戰役的信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