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中原大地烽煙四起之際,一道聖旨從長安傳出,顛末函穀關時被故意人謄寫上千份,遂由沿途商隊和細作帶入天下各州郡,並第一時候傳到各路諸侯手裡。
徐州劉備接到聖旨的時候還在公孫瓚之前,而他看到聖旨上所述的一刹時,神情極其詭異,與袁紹、曹操和公孫瓚等人截然分歧。
與此同時,間隔壽春千裡以外的襄陽州牧府正堂上,精力矍鑠的劉表一樣捧著一道聖旨。
可當他看完聖旨上的內容,頓時惶恐急呼:“漢室危矣,亡漢室者李賊也!”
這是劉備當著徐州一眾僚屬所說的話。但世人都不曉得的是。看完聖旨的劉備心中倒是另有一番策畫。固然聖旨中將他也包括在內,可他不但一點不活力,反而暗自竊喜。因為他預感到不久以後必有大事產生。並且是震驚天下的大事件,而這恰是他等候已久的絕好機會。一旦天下局勢大變,他便能夠順利成章地自領徐州牧,再不受任何人指責或詬病,屬於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再無停滯。
“好、好、好,好啊!李利豎子當真是好膽量,好文采,洋洋灑灑上千言。一氣嗬成,敢公開與天下各路諸侯叫板。實在膽識驚人,袁某甘拜下風啊!”
緊隨袁紹以後。天下各路諸侯前後接到這道天子聖旨,即便是門路隔斷的益州劉璋也不例外。不過他是最後一名接到聖旨的諸侯,聖旨是由來往於雍涼二州羌人部落的商隊經廣漢郡帶入益州的。遂傳到劉璋手裡。
隻是,讓公孫瓚極其遲疑的是,西涼李利氣力太強大了。與如許強大的權勢締盟,短期看來無疑是功德。起碼公孫瓚與李利公開締盟以後,他便能夠再也不懼袁紹,乃至不怕袁紹和兗州曹操、呂布等人聯手。因為隻要李利陳兵司隸邊疆,曹操、呂布等權勢必然不敢輕舉妄動,而他則能夠心無旁騖地揮兵攻取冀州,與袁紹光亮正大地決一雌雄。但是,盟友太強大也一定是功德,此中埋冇隱患,凶惡非常。一旦措置不善,稍有懶惰,他公孫瓚便將淪為李利的附庸,締盟不成反倒被李利悄無聲氣地兼併了。
幽州公孫瓚接到聖旨時的反應與曹操普通無二,失聲驚呼:“漢室危矣,天下大亂矣!”不過他冇有斥責西涼李利,因為他此時與李利是盟友,具有不異的仇敵,目標分歧,好處相乾。共同進退。更何況,這道聖旨上的內容並未牽涉到他,反而對他非常無益。
“這李賊到底想乾甚麼?莫非他想逼迫天子禪位,亦或是弑君篡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