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是,西涼軍陣亡將士安葬在西邊,也就是靠近函穀關這邊。全數以白麻殮屍,入棺下葬,墓園修得相對講究,每個墳場邊沿都移栽著六棵或八棵鬆柏小樹。每隔五十個墳塚便有一塊青石碑,正反兩麵順次篆刻著他們的名字和扼要平生,每人不過十字罷了,卻能讓人曉得他們是何來源,便於子孫後輩前來祭拜。
“孃的,還真高啊!間隔祭台足足九尺,而祭台本就高出空中數十米,站在這麼高的高台上,如果俄然來個電閃雷鳴,還真有能夠遭雷劈啊!”
因而,稍稍停頓以後,李利持續朗聲宣讀祭文,聲音比之前還要宏亮很多,乃至於百步開外的觀禮人群都能聞聲。
待天子劍終究靜止不動時,祭台四周的西涼將士和數萬名百姓惶恐莫名地看著傲然站在祭壇上的李利,就連跟從他多年的賈詡也不例外。
“孤乃天命所歸,何方妖孽膽敢猖獗!”
此時,間隔婁底原之戰結束已有一個月。
“喀嚓———轟轟轟!”
若不是切身經曆了不久前的婁底原決鬥。李利包含跟從他而來的李摯等人必然覺得這裡本來就有如許一個清澈而清幽的小湖泊,乃上天賜賚庇佑陵寢的護陵精靈。但是,隻要切身經曆過婁底原血戰之人才曉得,這座小湖泊不是大天然的佳構。而是報酬發掘出來的龐大陷坑。就在這個大坑當中。在一個月前的徹夜苦戰中曾經一舉吞噬了十幾萬諸侯盟軍和西涼軍將士的性命。
三月三,李利帶領五百衛隊前去婁底原祭拜東征將士陵寢。
居高俯視,能夠看出湖水不深,大抵一米多不到兩米的模樣,北麵有一條小溪與飛雲渡西麵的溪水相通,南麵則是衝出一道豁口。湖水順著官道旁的水溝流向東邊飛雲渡方向。就是如許兩條小溪,使得這個小湖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潭活動的小湖泊。
這時,天空下著濛濛細雨,卻不見閃電與雷鳴,剛纔還暴風高文的景象刹時遁形,隨之而來便是微風細雨。這是,今春第二場雨,恰在李利祭陵之時落下,可謂是應時應景,不成或缺。
“嗯,此事臨時不提,誰的功績我自有計算。”李利微微點頭,神情寂然,臉上不見一絲笑容,與昔日陽光俊朗的形象截然分歧。固然,他本日是來祭陵的,四周觀禮與前來祭奠支屬的百姓足稀有萬人之多,在這等持重莊嚴的場合焉能失禮。是以,李利身後代人的臉上都冇有笑容,包含夙來笑容迎人的賈詡此時亦是神情嚴厲,不複昔日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