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一眾文武官員冇有來由對主公李利不滿,而真正遭到不公允對待之人則是滕霄、郭汜、樊勇、滕羽、李征、李蒙、梁興和韃魯等一多量最早跟從李利交戰四方的將領。此次他們名義上加官進爵,秩同九卿,可謂是功成名就,可實際上倒是馳名無實,完整被擠出主力戰營,淪為戎守邊塞的戍邊將領。但是,令世人大為不解的是,當世人都替他們鳴不平之時,滕霄、郭汜、滕羽、段煨等人卻神采自如,神采安然,顯得非常沉著,彷彿統統都在預感當中,表示出欣然接管的姿勢。
但是,這並不料味著他們對自家主公不滿。恰好相反,本日受命前來插手議事的文臣武將都獲得了超越預期的封賞,除了加官進爵,李利還另行犒賞了他們大量金銀財帛和新建的府邸,以及上千名麵貌姣美、身姿婀娜的美女。犒賞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實為李利掌權以來最豐富的一次論功行賞。傳聞,北城那片荒涼的地盤上新建了上百座府邸,滿是新式修建,三層閣樓,四進院落,此番獲得侯爵犒賞的文臣武將每人都有一座新府邸,本來的府邸則全數收回大將軍府名下,重新補葺後另有大用。
————————————
武衛營,主將統領波才,副將於禁、楊秋、鐵軲,中郎將郝昭,裨將、校尉二十二人,劃一武卒營,滿編五萬甲士。
郡府兵:主將統領四位:李暹、滕霄、樊勇、郭汜;副統領六位:滕羽、韃魯、鐵陀、蒙崇、李征和金牯,餘下中郎將:李蒙、梁興、桓忠、桓義、馬休、桓雙、桓全等六十餘位中級將領。郡府兵分為五部,即幷州部、雍州部、涼州部、朔州部和京兆三輔,總計十八萬將士。”
青龍營,主將統領許褚,副將副統領龐德。升任中堅將軍,進爵都亭侯,秩同四平將軍。
燈光下,一眾西涼文武接踵分開正堂,緩緩走向府門。
振威將軍蒙崇為休屠城主,桓忠、桓義為副將,駐守休屠馬場;宣威將軍李征擔負無雙城主,桓雙、桓全為副將,駐守無雙馬場。而這兩個馬場和城池本來就稀有千兵馬長年駐紮,故而他們隻需走頓時任便可,不必變更兵馬。”
主公李利為何要下達如許不通道理的軍令,其真正企圖又為那般?
這是卸磨殺驢,還是兔死狗烹?
三百餘人連續走下玉階,無人言語,卻不由自主地轉頭張望,看向那已經空無一人的正堂,另有早已拜彆的大將軍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