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340章】 經略長安(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太學正式授學時,位於龍驤李府的講武堂一樣正式開學。院長由李利親身擔負,皇甫嵩、朱儁擔負副院長,王越擔負教務長,西涼軍主力戰營的各營統領和鐵陀、史阿、黃忠等人就是講武堂的教員。第一批門生除了一千多個十歲擺佈的孩子以外,還從西涼軍中抽選兩千多名隊率以上的中初級將領退學,他們直接跨過初、中兩個階段,直接進入為期三年的兵法學習和實戰練習。

在此期間,長安太學和講武堂接踵完工完工,而征召名流前來授學和招生退學事件也同時停止,書院和講武堂完工之日,就是兩大學府正式授學之時。

這也讓幕後策劃此事的李利,真正認識到天子聖旨的強大號令力。不管漢室如何式微,但天下百姓還是很信賴天子聖旨的。這直接地申明,現在民氣仍然向漢,起碼無家可歸的百姓對劉氏皇族仍然心存但願。

太學和講武堂正式授學之前,李利親身訪問奉詔而來的兩百多位名流和一眾西涼將領,並在將軍府大擺筵席。席間,李利姿勢極低,表示得謙遜有禮,對蔡邕、孔融、鄭玄等當世大儒極其恭敬。即便是某些心中不憤的名流藉著酒勁出言諷刺挖苦,李利也涓滴不起火,始終笑容迎人,表示得極其寬大漂亮。

對於李利把收攏民氣的大好機遇拱手讓給李傕,賈詡等人非常不解,感受太可惜了。畢竟減免西涼各郡縣兩年的賦稅不是小事,這是個收伏西涼百姓、晉升聲望的絕佳機遇,現在這等功德卻落到李傕頭上。而不是李利。

正式詔令是,減免西涼二州百姓兩年的賦稅,發放百姓農耕所需的種子、耕牛和必然命量的牲口,鼓勵百姓和彆的州郡百姓前來西涼各郡縣開墾耕作,流民還會分外獲得半年的口糧。兩年以後,稅賦為三七分兌,永不加賦。

這些名流當中,另有一人比較成心機,那就是平原華歆華子魚。暮年董卓遷都長安時,華歆藉機逃遁,走武關入南陽。袁術想將他招入麾下,他卻看不上袁術,不肯退隱,厥後碰到太傅馬日蟬受命安撫河東諸郡,他便做了太傅府部下,又回到長安。做了太傅府屬吏以後,他幾次三番要求太傅馬日蟬為他謀取外放的機遇,怎奈兩年來長安局勢多變,一向未能成行。不久前,他好不輕易從王允手上謀到豫章太守之職,還冇分開長安就碰到長安大亂,隻能躲在百姓家中暫避。隨後,武威軍和西涼軍大戰,長安各處關隘全數封閉,華歆想走也走不了。比及長安穩定以後,他剛籌辦前去豫章郡上任,便被征辟為征西將軍府佐吏,還接到太學教員的詔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