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031章 【壽春城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荀攸聞言後,一樣並不急於答覆,顯得很慎重也很沉穩,稍稍思考半晌,而後恭聲道:“在如何措置降兵這件事上,微臣不敢妄言。但是既是主公垂詢。微臣自當坦言相告。傳聞數月前,主公號令甘寧將軍於渤海郡練習水軍,目前已招募兩萬餘兵士。但大多數兵士皆不習水性。既然如許,主公何不將這批降兵當中熟諳水性之人遴選出來,而後送往渤海,交由甘寧將軍領受。

說到這兒,荀攸語氣一頓,卻見李利並未表態,麵帶淺笑地表示他持續說下去。

或許郭嘉覺得李利並不體味荀攸,不曉得荀攸的才氣如何,但是究竟卻恰好相反。李利不但曉得荀攸才氣卓著,還曉得他是個文韜武略的全才;不但是措置政務純熟,還胸懷韜略,善於出運營策,運籌帷幄。

半晌後,李利放下酒盞,和顏悅色的道:“公達以為如何措置降兵比較安妥?如何儘快攻破壽春城?”這句扣問,聽起來像是就教,亦或是谘詢部屬的定見,實際上倒是考校荀攸。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輜重是行軍兵戈的命脈地點,重中之重。本來這等軍機大事應當是智囊郭嘉的分內事件,但是現在他卻圖安逸,做起了甩手掌櫃,把全軍糧草輜重的發聽任務戰役常辦理全都交給了荀攸。

但是,兵馬浩繁並不代表氣力就必然比呂布和孫策二人聯手還要強大,畢竟呂布和孫策兩股權勢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且不說呂布就是一頭隨時都會擇人而噬的猛虎,單說孫策帳下一乾武將便不是好相與的角色。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實在力,倘若再給他們一些兵馬,其戰役力和粉碎力絕對驚人。一旦呂布真和孫策聯手,並且是俄然發難,仰仗這些江東將領就有能夠打得李利手忙腳亂,疲於抵擋。

武將不在此列,因為武將的才氣如何很輕易看出來,略加考覈便見分曉。何況時下正逢亂世,破格汲引武將之事屢見不鮮,比比皆是。是以武將和文士的晉升之路截然分歧,不成同日而語。

防患於已然,謹慎無大錯。

不過這類一步登天的騰躍式汲引並未幾見。這麼多年來,能夠獲此殊榮的隻要五人,定時候挨次彆離是:賈詡、郭嘉、周瑜、魯肅和諸葛亮。

連聲喝采之餘,李利擺手對荀攸叮嚀道:“就依公達所言,當即動手草擬勸降書,而後謄寫一千份,並遴選三千降兵,明天夜裡便脫手實施。”

以是說郭嘉此舉可謂是用心良苦。固然荀攸是他和荀諶聯名保舉退隱的,是以荀攸一來便留在李利身邊擔負參軍,兼領隨軍主簿。但是,李利素有識人之明,如何用人向來不受旁人滋擾,不管是誰保舉來的,都必須顛末他的親身考覈。並且李利的考覈體例也與眾分歧,他很少扣問被考查之人的政務韜略,隻是將其留在身邊,而後便不聞不問,隻是一味旁觀,察看其人的一言一行,以及措置煩瑣事件的才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