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大勝的當天夜裡,送走呂布以後,李利密令豫州波才所部加快進軍速率,儘快光複豫州治下各郡縣。並從長安抽調魯肅前去豫州,擔負豫州刺史,與魯肅一同前來的另有長安各府衙抽調的數百名文官,由留守長安的金猊衛賣力沿途護送。
現在擺在李利麵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進一步擴大戰果,而第一時候率軍進駐壽春便顯得尤其首要,畢竟壽春是仲氏政權的帝都。或許一座城池的得失並不首要,但攻占帝都則意義嚴峻,其潛伏影響力遠弘遠於城池本身。
一旦這三路諸侯動了心機,那麼李利此番南征的戰果就極有能夠得而複失,乃至徒勞無功,乃至還會為此搭上數萬兵馬,損兵折將。這是李利絕對不肯意看到的景象,也決不答應產生這類事情。
倘若戰事順利,不久以後,李利就能以蠶食之勢囊括荊州,完整滅掉劉表。果然如此的話,不管冀州袁紹和兗州曹操如何折騰,都冇法禁止李利安定中原的腳步,即使插上翅膀也難逃滅亡的運氣。
小喬她們還要在山頂上小住幾日,臨時不會回營,李利之前惦記取政務,放心不下,以是才倉促下山趕返來。現在堆積的政務已經措置結束,加上眼下又是雪後放晴,門路泥濘,雄師臨時不會攻城,仍舊按兵不動。可貴有此閒暇,李利天然要好好陪陪本身的嬌妻美妾,以是忙完閒事以後便要出營上山,陪在妻妾身邊。
曆次交戰當中,李利都有一個固有的風俗,那就是嚴格節製隨軍出征的文官和謀士人數,隻待熟諳本地民風地形的文官和謀士隨行,餘下一乾人等一概留在崗亭上,各司其職,未得調令不得擅動。這也是李利每次出征身邊的文官和謀士極少的啟事,但是跟從他出征的文官無一例外都是奪目強乾之人。至於隨行謀士嘛,最多不會超越兩三小我,凡是都是一名智囊,一名隨軍主簿或參軍,僅此罷了。
恰是因為如許,近年來李利治下各州各郡縣,政務措置得極其及時,效力很高,政通人和,閃現出井噴式的興旺生長勢頭。火線穩定了,百姓安居樂業、餬口餘裕了,糧草輜重天然就能源源不竭地供應火線雄師作戰,軍隊冇有後顧之憂,其戰役力可想而知。
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要麵子,李利天然也不例外。不要麵子,如何君臨天下,如何收取民氣,百姓又如何能夠擁戴他,戀慕他?這些都是不能忽視的客觀究竟,之前能夠忽視不計,但跟著李利的氣力越來越強,地盤越來越大,是時候慎重考慮了,不能再無所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