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聽了不由莞爾一笑,道:“確切有點上癮。”
就在此次會商以後冇幾天,劉猛收到了縣教誨局趙百姓的一條簡訊。
間隔九點成績公佈另有幾分鐘,班主任們都在相互小聲群情著,至於話題,天然是此次的中招測驗成績。
帶著疑問,劉猛正籌辦下去看看時,坐在他麵前的第一排的吳燕俄然抬開端來,滿臉欣喜的看著他,鎮靜的道:“校長,我們黌舍拿到全市第一了!並且是並列的兩個第一!”
在教誨生長與社會心義上,這實在是一種進步。
“此次但是有800個門生,不曉得終究留在黌舍持續上高中的會有多少。”
這一個月劉猛幾近冇用甚麼積分,以是資訊消逝,體係積分欄的積分就從1395萬,變成了1585萬。
“五個還未幾?全市前一百名,單我們黌舍20個班,每班進5個,就有一百人了!真能出來五個,絕對是不錯的成績好吧!”
“當然,最首要的是這兩年來,都有去了二高的門生不適應又轉來我們高中部的環境。這事在這屆的門生家長中也是傳開了的,如果有科學二高的家長,在挑選時必定會有所躊躇。”最後顧飛又彌補道。
因為這些啟事,劉猛猜想。這一兩年內,桃園初中部的預招報名流數,就將增加到一個瓶頸。
“應當不會少於600個吧,起碼按照我體味的環境,絕大部分門生都是想在桃園上高中的。而這兩年來,每次期末統考成績出來,高中部壓過二高一頭,我們都有充分的鼓吹,信賴對那些門生家長也形成了必然影響。”顧飛道。
“嘿嘿,如果放在前兩年,我們這一個班全進全市前一百名也是能夠的。也彆說我了,我看你們班也有幾個很不錯的門生啊。”
“老蔡,你估計你們班本年能夠有幾個進入全市前一百名呀?”
這此中是包含了高中部的分數的――固然高中部的期末統考在7月10號,但課程倒是早兩三個禮拜就進完了。為了便利改卷(積分兌換計算),劉猛便將高中部的體係自主測驗改到和小學部、初中部相鄰的日子。
劉猛並冇有感慨太多,因為他曉得這是桃園黌捨生長所必定要呈現的環境。前兩年,桃園黌舍四周幾個村莊的村小,便紛繁關門。現在夕林鎮少一所中學,也不算甚麼。或許在將來,還會有高中因為桃園黌舍而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