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拆遷工_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拚三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兩邊的戰役機機能差異不大,唐中兩軍利用的都是二代猛禽係列改進型號,蘇軍則出動大量的米格15戰役機,在機炮口徑、速率上麵都冇有太大的差異。

張猛嘲笑,以一樣的話迴應斯大林,同時更勸他早些放棄,不然會輸掉褲子。

蘇軍獨一高傲的是,他們的裝甲軍隊所設備的IS-3重型主戰坦克,在數量上幾近是唐軍‘虎’2A8M主戰坦克的5倍,在火力上,IS3裝備的是一門122毫米主炮,而唐軍的虎2A8M仍然相沿了A7+的120毫米主炮。在裝甲方麵,IS3最厚處220毫米,虎2最厚隻要210毫米。在速率上,IS3越野45千米每小時,跟虎2A8M差未幾。

10月18日,蘇軍在支出了龐大的精力和代價後,終究打掃了擋在他們前麵的各種地雷,持續向唐中兩軍節製區建議打擊。

1951年10月13日,間隔中蘇蒙古部分戰役已經疇昔了兩個多月,此時兩邊的態勢產生了竄改,大唐帝國派出強大的空軍和陸軍直接參戰,一度令全天下的神經都繃緊了,恐怕唐蘇兩國發作全麵戰役乃至激發核大戰,毀滅全天下。

這一次,斯大林親身在火線督戰,集結了14000輛主戰坦克、5000架飛機和9000門火炮,當中包含令唐中兩軍顧忌的喀秋莎火箭炮兵器,蘇軍要一鼓作氣將唐中兩軍趕出蒙古,篡奪最後的勝利。

在這方麵,唐軍就要經曆豐富的多了,固然這都是張猛在一次考查時空軍時跟一名資深飛翔員扳談時俄然想起,這才提示了大唐空軍重視照顧的空空導彈過載題目,使得唐軍又推遲了空空導彈退役的時候,兩年後才處理了過載題目。

不過,唐軍120毫米主炮發射的二代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倒是能力龐大,一炮就能夠擊穿蘇軍IS3主戰坦克高達220毫米後的裝甲,將其摧毀。反過來,蘇軍的122毫米主炮發射的一代鎢鋼合金穿甲彈固然也能力不俗,擊中唐軍的‘虎’2A8M主戰坦克時,一半的動能被坦克內部披掛的爆炸式反應裝甲格擋化解,剩下一半的動能已經冇法扯開坦克本身的210毫米厚複合裝甲,乃至連最外層的貧鈾裝甲都冇法破裂。

唐軍在正麵擺設了4000輛主戰坦克,3000架飛機和6個自行火炮師,另有國軍的4500輛主戰坦克,1000架飛機,3000門火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