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傻眼,這類環境是他們底子冇有預感到的,想不到唐軍的坦克竟然如此先進。
全師首要設備‘虎’2A8M全履帶主戰坦克350輛,輕型坦克遭到淘汰,由TW50步兵戰役車220輛和TW42馬隊戰役車100輛替代,全履帶裝甲職員運送車308輛,履帶式批示所運載車167輛,神弓武裝進犯直升機60架,駱駝多用處運輸直升機40架,鴿式窺伺直升機24架,155毫米自行榴彈炮72門,120毫米反坦克炮24門,24門艦改陸用八乘八輪式“火神”防空麋集陣等。
不過,唐軍的炮兵軍隊倒是得以儲存,六個自行火炮師高速矯捷,打一輪炮彈後敏捷換處所,讓蘇軍的炮兵冇法鎖定進犯他們。
實際上兩邊9000架戰役機遍及數十萬平方千米的空域,隻是給人的感受像是全部天空都是兩邊的飛機在交兵,看起來像是在大混戰。
在這方麵,唐軍就要經曆豐富的多了,固然這都是張猛在一次考查時空軍時跟一名資深飛翔員扳談時俄然想起,這才提示了大唐空軍重視照顧的空空導彈過載題目,使得唐軍又推遲了空空導彈退役的時候,兩年後才處理了過載題目。
以唐軍主力軍隊之一的第一裝甲師為例,第1裝甲師體例總人數17000人。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2個裝甲旅旅部與旅部連(共轄6個重型坦克營)、1個機步旅旅部與旅部連(轄 4個機步營)、1個工兵旅、1個防空炮虎帳、1個軍事諜報營、1個通訊營、1個師炮兵團 (下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虎帳,1個120毫米反坦克炮兵連)、1個師援助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下轄2個進犯直升機營、1個空中突擊連、1個航空批示連、1個馬隊中隊)、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及1個師屬樂隊。
蘇軍獨一高傲的是,他們的裝甲軍隊所設備的IS-3重型主戰坦克,在數量上幾近是唐軍‘虎’2A8M主戰坦克的5倍,在火力上,IS3裝備的是一門122毫米主炮,而唐軍的虎2A8M仍然相沿了A7+的120毫米主炮。在裝甲方麵,IS3最厚處220毫米,虎2最厚隻要210毫米。在速率上,IS3越野45千米每小時,跟虎2A8M差未幾。
空中上也在同時停止苦戰。國軍獨一的3000門大炮停止火力援助,同蘇軍9000門大炮對射,短短一個小時的工夫便全軍淹冇。
而作為大唐帝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張猛適時提出海空一體化、陸空一體化、海陸空天一體化等新型作戰體係,使得大唐帝國軍隊的編組和作戰體例產生了龐大的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