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量化寬鬆!
“那揚州書局呢?代價莫非是因為紙張的代價降落,以是也大幅度降落了?”
因為市場是靜態均衡,再過一段時候,官方必定也有人將財產鏈完美化,並插手與澄心堂的合作中。
遵循這個售價和收糧,一天1500貫,質料本錢大抵750貫,但野生本錢的增加連50貫都冇有,比50文錢的時候,一天的淨收益四百多貫,要多出了近三百貫。
“能!”
造紙術成熟的宋朝,便宜的竹下紙每張大抵5文錢。
大唐的貨幣與大宋的貨幣對比,一貫唐錢相稱於五貫送錢。
畢竟李倓要的不是簡簡樸單的澄心堂贏利,他要的是江淮地區有完整的財產鏈。
從貨幣代價來推算,揚州現在造最便宜的紙的本錢,是宋朝便宜紙的售價。
這下直接把蕭值整得不會了。
也就是說,實在本錢另有降落的空間。
甚麼大殺器?
“一張才一文錢?”
他們一天均勻用三張紙也不過分吧?
揚州一天賣出去15萬張紙,一張紙10文錢,一天的流水就是1500貫,一年的流水是進55萬貫。
“揚州七縣,一天最多賣一萬多張紙,一張紙50文,一天支出五六百貫,質料本錢大抵50貫,但如果將一張紙的代價降到20文錢,一天最多卻能賣出去六萬張紙了,1200貫,如果一張紙的代價降到10文錢,僅僅江都縣一天就賣出去了五萬張。”
紙張的發賣額會進一步晉升。
蕭值更是震驚得腦袋都麻了。
他忍不住問道:“大王想要降到多少錢?”
實在李倓另有大殺器冇有祭出來。
“確有此事。”
之前一冊書起碼一貫錢,現在據蕭值體味到的,已經到到500文一冊書。
李倓說道:“不但如此,現在揚州用的新的印刷體例,書價還在持續降落,現在還冇有到底。”
蕭值愣了愣,說道:“大王為何要如許做呢,莫非不曉得如許做,朝廷會有人藉機攻訐大王,賢人會對大王不滿?”
“揚州比來的紙貶價,可有此事?”
活字印刷術一開,一冊書的野生本錢還要200文?
這是宏觀經濟學的根基道理之一。
蕭值的下巴都要驚掉了。
紙張這類高頻次的消耗品,最好的線路就是薄利多銷。
“紙這類物品的代價,朝廷有明文規定,大王如果不快清算,恐怕不當。”
當然,這是抱負化狀況。
之前一貫錢是因為紙貴,並且是野生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