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真定、濟南等地的精銳,前後趕赴京師,前去觀察民情的朱瞻基,也趕了返來,經此一趟,他更內斂了,有了任務與擔負。
“謹慎點兒。”李青以槍桿扶了他一下,撥轉馬頭離他更近了些,“你不會騎馬?”
“嗯,去忙吧!”李青道,“忙完後就不消來衙門了,好好歇兩天。”
於謙扶著茶杯,問道:“尚書大人另有叮嚀?”
“我……”朱瞻基噎了一下,“你先還我,我轉頭再讓人給你做一杆。”
太子朱高熾攜群臣為雄師送行,送出都城外。
五今後,校場點兵。
頓了頓,又獵奇道:“尚書出征這麼多次,如何做了文職,而非大將軍?”
李青粲然一笑,輕聲道:“都雅。”
這麼久的相處,於謙對他少了分畏敬,多了分親熱,舉杯‘噸噸噸’一飲而儘。
“大抵五今後。”
冬去春來,雪人熔化,目之所及,朝氣勃勃。
“另有好幾天呢。”李青把槍放好,拍了鼓掌,“走,帶你們出去轉轉。”
……
~
“此次北伐,你隨本官一起。”李青開門見山。
“你想得倒美,我就是讓你看看。”朱瞻基哪肯割愛,當即伸手去奪,卻底子碰不著李青半分。
李青笑了笑,“過會兒就傍晚了,早晨好好歇息一下,這纔剛開端呢。”
於謙嘲笑道,“難怪尚書你行了一天軍,一點不顯怠倦。”
於謙拱了拱手,“下官服從。”
“先生,要去兵戈了嗎?”婉靈問,眼眸中流露著一絲不捨。
幾女年事大了,腿腳不如之前,出行也都是乘車坐轎。
‘鏘啷啷……’刀出鞘聲緊隨厥後。
“先生都雅不?”三女誇耀。
“騎過,但馬術普通。”於謙為莫非,“從冇騎過這麼久。”
該說不說,這杆槍確切好用,揮動起來很有感受,手感也是一流。
“青伯,你看我這杆槍如何?”後堂隻要李青,朱瞻基用著暗裡稱呼。
“不是怕!”於謙點頭,“隻是下官對軍事並不在行,雖也讀過兵法,但實在的疆場並未經曆過,怕是冇法為國效力。”
李青:-_-||
他是個文官,並不喜好打打殺殺,固然看演武看得很上頭,但他始終以為,若想國泰民安,必須以武功,而非兵戈。
閒來無事,李青也學著堆起了雪人,他想堆出三女的模樣,但多次嘗試皆無果,隻換來三女的嘲笑,“不像不像,一點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