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笛:金融危急之下,現在西歐各行各業都很冷落,包含藝術操行業。但是中國很奇特的,豪侈品、藝術品,特彆是這些古玩書畫打著滾地往上翻,並且是到了天價的程度。我這兒有一組數據,比來兩年中國的藝術品拍出的代價,張大千的暮年作品《愛痕湖》,1.008億;黃庭堅的書法《砥柱銘》,3.9億;明朝吳斌的《十八應真圖卷》,1.69億;曾鞏的《局事帖》,1.08億。全都是上億的代價。
郎鹹平:以半價或者五分之一的代價再賣回給歐洲保藏家。
駱新:冇錯,以是說為甚麼我們藝術品市場的代價這麼高呢,就是因為有如許的人,他完整不曉得市場,以是冇法真正去評價。
王牧笛:我記得當時馮小剛想拍一個賀歲劇《貴族》,厥後冇拍成,當時想請薑文和葛優來演,就演貴族,這個所謂貴族買了鬆露,然後用辣椒醬拌著吃。另有個前車之鑒,就是日本泡沫的時候,日本金融界巨擘高橋治憲的一個遭受,他當時斥資了幾千萬美圓購得了德國當代藝術大師基弗的11幅作品,成果作品還冇送到他辦公室呢,他的公司已經開張了,這11幅作品還冇拆封就被銀行便宜收買走了。現在有很多人以為中國還冇有到泡沫期,感覺現在還是一個高度的成耐久,現在我買了藝術品今後,能夠轉手賣出去,就是說我起碼能夠把這個燙手山芋再傳給下一小我,這個就是伐鼓傳花,看最後鼓停的那一刻落在誰手裡。
駱新:比擬之下,黃庭堅跟王羲之作品的品相確切好,並且它保藏的代價確切很高,它的時候更長,比梵高的時候要長。
王牧笛:但題目是那光陰本人買了好多過後證明是假貨的,這是比較關頭的。
郎鹹平:這和1980年代的日本人是一樣的,隻如果然品,錢不是題目。
王牧笛:現在很多銀行,包含招商銀行、中原銀行都在乾這類事。
王牧笛:以是說很多人都曉得日本有房地產泡沫的刺破,但都不太體味日本有藝術品泡沫的刺破。
郎鹹平:假貨他都不在乎。在日本嚴峻泡沫期間產生了藝術品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