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客氣了,隻需為妾身籌辦一間靜室便可。”
劉墉在富義推行屯田有大量的財產做支撐,並不覺有多大的困難。而這裡卻大是分歧,不但缺人缺錢,並且各地豪強虎視眈眈,弄不好便會再生兵器之災。劉墉正憂此事,聞聽衛覬此言心中大喜,忙問道:“伯覦兄定有良策,請快快講來。”
劉墉笑道:“何需竹簡,劉墉處紙張頗多,蜜斯固然用便是。”
衛覬聽劉墉說出這番話喜極而泣,衝動道:“衛某早有此意,劉將軍體恤百姓之苦,衛某代眾百姓多謝將軍了。”
劉墉點了點頭,在太守府中專門劃了個小院讓蔡文姬在內裡放心寫書,除兩個丫頭按期送些茶水和點心外,任何人不得打攪,本身則帶著衛覬四周體察民情,安撫百姓。
“蜜斯且放寬解。”劉墉笑道:“這紙中加了防蟲的藥物,故能悠長存放。”
劉墉一呆,遲疑著不敢應對。蔡文姬進城時便已見洛陽的苦楚模樣,本就心神不寧,現在見劉墉這般模樣,最後一絲但願也幻滅了,內心酸楚難耐,眼淚便串珠般墜落下來。
劉墉聽後,點點頭道:“衛伯覦好文采啊!隻是煩勞蜜斯,為劉墉改上一改?”
劉墉道:“蜜斯曲解鄙人的意義了,我是想這些文籍如此貴重,不如找幾個筆墨標緻的人將蜜斯默寫出來的文章再謄寫幾份,豈不最好。”
小憐(子衿)想了一會兒方道:“蜜斯每日吃得很少,寫得卻多。”
“就說衛覬衛伯覦獻計給劉墉,劉墉感覺治書侍禦史之策甚好,故轉呈丞相,望丞相采取之。”
衛覬拱手答道:“稟將軍,帝都先有十常侍之禍,後又逢董卓之亂。董賊裹脅聖上、百官,並擯除洛陽數百萬人丁西遷長安之時,一把大火將洛陽城及周邊二百裡內的宮殿、宗廟、府庫、房屋全都放火焚燬。昔日繁華昌隆的洛陽城,刹時化為一片廢墟,苦楚慘景令人頓足憐惜,至今思以後怕。”
蔡文姬解釋道:“公子有所不知,這紙雖好卻極易被蟲蛀,不耐儲存,還是用竹簡最好。”
劉墉含笑道:“蜜斯還需劉墉籌辦何物,固然叮嚀便是。”
劉墉展開竹簡,逐條細看。固然劉墉在高中、大學時也學過白話文,在富義也假模假樣的讀過幾天,可真正瀏覽起來還是有些吃力,隻得又向蔡文姬就教。
劉墉讚道:“伯覦兄之策循序漸進,思慮精密,劉墉心悅誠服。”旋即又輕歎一聲,說道:“伯覦兄,關中、關外經十年戰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百姓溫飽交煎、苦不堪言。現在域宇方平,民氣機定,切不能再行苛虐之策。劉墉覺得,朝廷應施以輕徭薄稅乃至免除洛陽、長安一帶的賦稅,減輕百姓的承擔,將攝生息,方是正道。不知伯覦兄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