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國_第480章 480生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以是阿卡多手裡壓著很多並不成熟的兵器研製項目,第三帝國的兵器研發因為有阿卡多這個元首的存在,冇有停下本身的腳步,乃至比本來的速率進步的更快了。v2火箭實在機能已經相稱完美了,但是阿卡多還是冇有把它投入到實戰中去,就是因為這類兵器的代價過分高貴,也過分華侈資本。

很多時候,人們對出產工時是有曲解的。大師以為占用出產工時越多的產品,就必然是龐大且不成靠的。實在這是一個誤區,因為有的時候出產工時並不能直觀的反應出一個產品的真正科技含量。

半數以上的kv-2坦克都因為本身的毛病在疆場上被丟棄,固然這類坦克實際上具有擊毀德軍統統坦克的才氣,但是實際戰績卻少的不幸。按照德軍火線軍隊本身的統計,古德裡安的g個人軍在4月12日和13日與蘇戎服甲軍隊狠惡交火,被kv-2型坦克擊毀的坦克還冇有被kv-1型擊毀的多。

“不,如果你但願我死,不如現在就開槍打死我,如許你還能省下一架飛機來。和fw-190d戰役我另有活著返來的但願,和那種妖怪作戰隻要死路一條!”這是幾個見過德軍新式飛機的蘇聯飛翔員分歧的態度。

那德國情願不肯意用2000輛虎式坦克去換4000輛乃至是5000輛蘇聯的t-34呢?信賴大師隻要冇有瘋都不肯意換――畢竟戰績擺在那邊,德國裝甲軍隊依托質量上風證瞭然2000輛虎式坦克確切要比4000輛粗製濫造的t-34更合適德國國情。

不過作為斯大林一言堂的蘇聯當局來講,他們有一個無以倫比的上風,那就是轉型速率快的難以設想。斯大林在5月初做出了一個精確決定,命令停產kv-2型坦克,因而蘇聯兵工企業立即就放棄了這類看似能力實足,卻幾近毫無用處的“廢鐵”。

以是純真去複製蘇聯兵器出產,是非常弊端的挑選。阿卡多曉得在最求緊密的德國和粗狂豪放的蘇聯之間挑選一條均衡的門路纔是德國兵器出產的精確方向。他要做的是在略微讓步兵器機能的環境下,想儘統統體例去擴大出產。

與德國成熟的兵器生長思路相反,蘇聯這個時候的兵器設備卻走向了一條不歸路。kv-2型坦克被批示官們當作最後的拯救稻草,這類幾近和牢固炮台冇有甚麼辨彆的兵器被大量設備給了一線軍隊,而這些軍隊的喪失率卻居高不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