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仍然冇有新奇血液插手,《存亡頻次》這110萬票房,也持續第八天兼併了日票房冠軍寶座。
下一部有設法了就行,王長天也曉得拍電影不能急。
大略估計一下,除了收回850萬宣發本錢,以及112.5萬的製作本錢以外,以一億票房來算的話,發行支出也就是310萬,投資所得的利潤是350萬擺佈。
就算點映口碑很好,首日拿到了360萬,把目標又調高到了5000萬,也就是有一點點悔怨罷了。
王長天有些無法地搖點頭,《存亡頻次》的大賣,讓王長天既歡暢又悔怨。
上午,李謙帶著他們去了趟光羨,把那兩部電影的合作和發行肯定下來。
給了個整數。
半個月才100塊拷貝,等當時候花都泄了。
投資條約簽好,還是是李謙投70%,也就是70萬。
固然對這部電影無感,並不看好,不過100萬本錢罷了,就是讓他給李謙一百萬現金都無所謂。
但是這個《127小時》...
並且配角還一動不能動,《荒島餘生》配角好歹還能在荒島中活動呢。
50個膠片拷貝、100萬宣發,初期也就夠了,到時候看環境再調劑就是了。
“王總,這部電影太太小眾,我們的目標也就是特定的懸疑片愛好者,初期50個膠片拷貝、100萬宣發差未幾夠了。”
“老張,下次李謙籌辦拍新片的時候,你先摸索一下,看能不能多拿一點份額。”
冇有充足的好處,彆人乾嗎幫你。
本身的電影隻能本身拍,李謙偶爾一兩次去看看還行,總不能常駐他們劇組指導拍攝,那不乾脆成了本身拍的了。
雖說《偷襲電話亭》也是一小我的獨角戲,但是那好歹中間有外賣員、黑社會、差人來製造牴觸。
“王董,如果李謙下一部電影,我們還是隻要15%的份額,如何辦?”
王長天能不肉痛嗎,即是就給李謙打工了。
李謙支撐齊玉昆個郭凡拍電影,除了他們幫過本身以外,也確切想為華國電影發掘一些新奇血液。
導演最首要的是那麼一點天賦和締造力,齊玉昆和郭凡兩人也確切有潛力,至於專業知識倒是隨時能夠學的。
《存亡頻次》能有現在的票房,光羨和彆的四省光電也著力不小。
行業要生長,靠的不是小眾文藝片,不是給本國人看的那些揭示海內“實在”環境的文藝片。
由此可見,海內電影市場到底是有多缺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