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導演時代_第119章給李謙打工了(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能如何辦?”

有才氣的人,也就拉一把。

但是初期30個膠片拷貝,前麵也是幾個幾個地加,半個月才加到100塊拷貝,鼓吹用度也扣扣索索的。

投資條約先和光羨簽,剩下的其他投資方,是置換鼓吹資本,還是直接讓給彆人,就光羨去操縱。

不過,最首要的還是他本身的項目,第一部電影破億有望,王長天對第二部電影也更等候了。

海內導演太少了,第四代導演退場,第五代導演固然正值頂峰,但是張一謀忙奧運會去了,程凱哥現在在拍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梅蘭芳》。

全部一月,到現在,隻要一部香江的可駭片《錯愛》拿到了600萬票房,另有一部香江還請電影《胡蝶飛》拿到了500多萬票房,除此以外,票房破五百萬的冇有了。

一個字總結的話,那就是他名字裡的阿誰“謙”字。

必然贏利的項目,王長天也非常鎮靜地簽了條約。

接著是宣發條約。

連一部單抗大賣的電影都冇有,還談甚麼號令力。

固然對這部電影無感,並不看好,不過100萬本錢罷了,就是讓他給李謙一百萬現金都無所謂。

能夠說,海內電影市場底子不缺演員、不缺投資、不缺觀眾,就是缺能拍好電影的導演。

沙魚完整呈現的鏡頭很少,600萬也應當夠了,相對於獅子老虎,沙魚還算是簡樸一點的。

《明白鯊》的續集臨時定名為《明白鯊:複仇》,製作本錢800萬,數字拍照機拍攝。

“王董,如果李謙下一部電影,我們還是隻要15%的份額,如何辦?”

發行條約,還是是10%的分紅,不高不低,彆的光羨墊付250萬拷貝用度和500萬宣發用度,從電影通過考覈立項以後就打錢進項目賬戶。

至於另一部《127小時候》,這個電影光看故事還是挺風趣的。

“老張,下次李謙籌辦拍新片的時候,你先摸索一下,看能不能多拿一點份額。”

固然鄧朝的名譽跟著兩部大片的大賣緩慢增加,但《集結號》張翰宇纔是絕對配角。

《存亡頻次》到現在為此,拷貝用度就達到了300萬,投入了370個膠片拷貝,550萬宣發用度,要不然口碑再好,也達不到這個票房。

畢竟前兩個禮拜的票房纔是大頭,晚了的話,那可就大打扣頭了。

雖說《偷襲電話亭》也是一小我的獨角戲,但是那好歹中間有外賣員、黑社會、差人來製造牴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