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思維_第26章 再造流程,助力運營(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是的,遵循以用戶為單位的弄法,打通線上、線下。或許上品扣頭店的賣場,將成為一個揭示店。而伴計呢?將會有一批本身的客戶,伴計要在客戶身上持續地發掘潛力。舉個例子,之前上品扣頭的促銷員不曉得誰買走了本身的上衣,現在用微信一掃,就曉得這件上衣賣給了代號為“001”的客戶,過兩天店裡來了新牛仔褲,特彆配這個上衣,便能夠保舉給這個主顧,再過兩天,又到了雙鞋,也能夠保舉給這個客戶,還能推啥?包包、襪子、帽子……過了半年,換季了,能夠再保舉冬裝……或許這也是最大的竄改之一:將來上品扣頭的導購將不再隻是一個淺顯發賣,而是成為主顧的形象設想師。她會成為你的購物參謀,你能夠奉告她你要甚麼,她也能夠主動奉告你,你需求甚麼,現在店裡有甚麼貨,或許跟你之前買的裙子很搭配……這些導購員將開端構成本身的主顧粉絲團,跟著日積月累,他們將不會再因為薪水不增加而離職,因為當積累的客戶越來越多時,他們的停業量將能夠是呈多少級增加的數值。

如果是綁定了銀行卡的上品微信會員,恐怕將不再有收銀台的觀點——週末的時候列隊付款就要好久。

6.“消逝”的報表

走進上品扣頭下沙店,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每個伴計手裡都有一個PAD,這個PAD是答應伴計早晨帶回家的——或許有人以為這是員工占了上品扣頭的便宜,但究竟上,就在員工能夠享用這個PAD的同時,他也變成了24小時上班。

與此同時,這些發賣代表還充當了客服。現在上品扣頭約莫8000個導購,10家門店光耐克的導購就有70多位。上品扣頭對他們停止培訓和考覈。

是微信的思惟形式,讓上品扣頭不再像傳統百貨業和大賣場那樣,遵循麵積向外出租園地贏利。

是的,上品扣頭初期的設法是搭建全部線上線下互通架構,但厥後卻發明,O2O真正的互聯、互通“神經”完整不是基於主顧的采辦訂單,而是跨店的、跨渠道的辦事——上品扣頭對O2O的瞭解是,這不但僅是線上訂單到線下來消耗,而是及時聯動的數據體係,另有全渠道退貨的及時數據聯動。因為消耗者已經不都在線下了,消耗者們正快速地向各種入口,特彆是手機端遷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