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密斯拿著袋子回到一樓賣鞋處,將方纔買的涼鞋拿上,又衝進購物的人群中……全部過程中,這位密斯冇有因付款排過隊等過一分鐘,也冇有因為買了多樣東西反覆列隊,更冇有因為躊躇不決而開了小票付款後又懺悔。
這個時候的上品扣頭,正處在傳統百貨業急轉直下的旋渦中。實在李炎早已看到了百貨業冇法挽回的頹勢:中國百貨貿易協會統計顯現,2012年81家大中型百貨零售企業發賣總額為2282.7億元,同比僅增加8.92%,比2006—2011年百貨行業發賣年均16.5%的增加率較著下滑。這逼迫很多百貨企業引入餐飲、休閒文娛等體驗業態對抗打擊。而繼西單闤闠收買新燕莎後,自2013年年初,王府井、大商股分、杭州解百、翠微股分等企業持續上演重磅重組。
而當主顧做出決策要買的時候,他隻需求翻開微信付出,點確認,輸入付出暗碼。然後,拿走。
究竟上,酷愛大牌的小囡另有一個寶貝,就是“上品扣頭”的微信公家帳號。固然她始終冇搞懂為啥上品扣頭要搞兩個微信公家帳號,但是她卻非常高興,因為通過“上品扣頭”這個帳號,她能夠買到上品在天下十家門店的統統寶貝。
這統統如果在疇昔,主顧必須當場做出決定,先要導購開票,再去收銀台列隊,然後再回到櫃檯提貨。
“我們發給每個導購一個PAD,挺土豪的吧?”沈慧峰很對勁。是的,上品扣頭杭州下沙店的導購員們都很新潮。她們能夠及時檢察庫存,曉得這個色彩的褲子另有多少件,都是甚麼號碼,乃至能夠曉得在天下的哪個倉。
快速接入
上品扣頭的下沙店是顛末一番心機周到的體味和調查後的挑選,從2014年過完春節後開端完工,到4月25日開業,真正的籌辦期隻要兩個半月。這家店最大的特性,就是全店都做了“微信化”導購流程改革。
實在這時的李炎內心早就已經有了一個但願,就是繼上品扣頭在北京的十家實體門店獲得了勝利外,特彆需求讓全部公司向著基於挪動互聯網的生長去思慮將來的生長,去帶動員工從傳統的辦理體係向新世代竄改。而新媒體的渠道,就是微信。
“先是在上海、江蘇考查,我當時的打算是哪個處所先簽約了就把這個微信合作店放在那裡,剛好下沙的項目是最快簽約的,以是就放在這裡了。”李炎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