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_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可不能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可孫祈還是糟心,他日日體貼外頭狀況,叫三公和太皇太後的接連出招弄得心煩意亂,本就運轉不算順暢的南邊政務,更是是以擔擱了很多。

他不想落在蔣慕淵身後,催著各處將他大典的時候提早。

洪雋等幾位先生提點孫祈,除了即位大典,他眼下還要體貼軍務。

太皇太後哭得情真意切,說的不是江山,而是她作為一個頭髮斑白、不曉得另有幾年壽數的老太太對子孫不孝的控告。

孫家的天下也是疇前朝昏庸的皇家手裡得來了,蔣家如何就不可了?

有三公檄文在前,太皇太後的懿旨在後,不止是京畿一帶,其他各州府,百姓對改朝換代的衝突都小了很多。

禮部蘇侍郎原就被孫祈催得不可,自從三公發檄文以後,他對孫祈更加擺盪。

讀書人駁斥三公談吐,拿著孫祈發的檄文罵蔣氏挾太皇太後,是篡漢的曹賊,是奪位的司馬氏。

特彆是烽火比年,順德帝丟下太皇太後南下,老百姓當中,丟下父母避禍的也不是甚麼奇怪事兒,就算冇有用心扔下,半道上走散冇了訊息,也是平常,到最後是不是死了、能不能歸故鄉都不清楚。

若非成國私有舊疾,平了安慶、池州後舊傷複發,兩條腿直髮顫,他也領兵出去了。

都不曉得轉了幾道姓了,之前姓過,現在改姓了,很奇怪嗎?

懿旨一出,滿天下感喟。

孫祈聽了幾段,氣得差點掀了桌案:“他如何不乾脆說,他當年在外遊用時,曾挖出一塊石頭,上麵刻了一個‘蔣’字?”

如此看來,彷彿並不是蔣家要篡位奪權,而是當外祖母的,硬要把產業給外孫兒了。

他科舉那年,馮太傅為主考,入朝為官,稱紀尚書為教員,兩位教員都站在了蔣慕淵那一側……

歸正他手裡冇兵,孫祈還能讓他單槍匹頓時疆場嗎?

誰能贍養全天下誰贍養去,管他是孫兒還是外孫兒,老百姓總得用飯不是。

老百姓笑他們讀書讀傻了,讀過書的大笑,這天下現在是姓劉,還是姓曹,亦或是姓司馬?

他們不認字,靠天用飯,但每一家都會趕上兒孫孝不孝敬、父母偏不偏疼、產業如何分派的題目。

蘇侍郎糾結了幾天,叫江南的夏季一凍,病倒了。

當日宗子一意孤行,捨棄老母南下,還帶走了她的小兒子、孫子、曾孫子們。

太皇太後的懿旨,就是寫給淺顯人看的。

應對完孫祈,成國公回了宅子,一麵烤火,一麵感喟。

三公的檄文罵得再出色,那都是給讀書人看的,冇有念過書的老百姓底子看不懂,旁人幫著解釋了,也是囫圇吞棗,隻知大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