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憂與思(財經郎眼07)_第7章 利比亞:國際政治大戲台(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牧笛:兩位教員聊了兩個擰巴的國度,一個是法國,一個是德國,都充滿了衝突。

美國“脆弱”了?

王牧笛:以是說為甚麼不能簡樸地把它說成石油戰役,就是這個啟事。

郎鹹平:對,有18個美軍兵士喪生,此中一具兵士的屍身被拖著腳在那邊遊街,CNN把這些畫麵播出來了,全美國為之震驚,這就是出兵索馬裡的成果,搞得克林頓總統不得不在1994年撤兵。

郎鹹平:利比亞是德國第三大石油入口國,德國消耗的原油中大抵11%來自利比亞,並且德國的幾個至公司在內裡都有非常大的好處,比如說德國的巴斯夫,就節製著利比亞最大的油田;另有一個德國的修建企業Bilfinger Berger,幾近獨攬了利比亞的高速公路工程跟天然氣項目。更可駭的是西門子,它在利比亞搞了一個傳聞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供水工程。

王牧笛:剛纔傳授舉的伊拉克的例子就申明,汗青的經曆也奉告我們,這些敗北國的石油統統權、開采權和出口量都是很難節製的。

郎鹹平:對。

郎鹹平:對,你看德國有這麼大的好處在內裡,我們中國哪有啊。

郎鹹平:美國事最不遵循腳本演的演員,本來是“國際差人”吧,現在它不乾了,變成“跑龍套”了。

邱震海:傳授耐久在美國餬口,應當對美國的mentality(心態)比較體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