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是對抗德國以鞭策歐盟東擴實現擴大的戰略,是不是?
郎鹹平:並且3月19日按照法國《費加羅報》就“是否同意打擊利比亞”停止的網上調查成果顯現,在7萬多投票網民中,有66%的法國人以為法國應當出兵。
郎鹹平:歸正“旁觀者清”這麼一批人就是這個程度。
王牧笛:以是此次叫“意氣用事”。
郎鹹平:這是我們的認識形狀。
邱震海:這個節目得了“最好財經節目”,傳授拿了一個電視批評獎,但願來歲能獲得一個最好財經政治闡發獎。
從2011年2月16日產活潑亂以來,利比亞的社會動亂已經生長成為內戰,並在武裝乾與下進一步激化、進級。結合國安理睬3月17日通過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固然利比亞18日宣佈接管結合國決定,當即停止統統軍事行動,但法、英、美等國的戰機和艦艇還是從19日起向利比亞策動軍事打擊。疇昔幾十年來在西方與利比亞乾係最好的法國,此次成了轟炸的首要力量。對卡紮菲的防空據點和軍隊展開代號為“奧得賽拂曉”的空襲,而美國試圖“躲”在北約聯軍以後,甘當眾卒之一,並非領軍前鋒。
邱震海:我彌補一下,普通的財經節目密斯看得是比較少的,因為密斯普通都比較喜好風花雪月,但是你們這個節目標女粉絲很多。
王牧笛:我們就一個角色一個角色聊。先聊薩科奇,我就感受很奇特,你說前幾年薩科奇還跟卡紮菲打得熾熱呢,並且卡紮菲的兒子在接管采訪的時候還說,薩科奇推舉的經費就是我們家屬供應的。如何一回身,薩科奇就成了“帶頭大哥”了呢?現在很多海內媒體的批評也是語焉不詳,說法國之所以是如許一個態度,是因為此前麵對突尼斯的動亂局勢時,法國當局因為交際行動遲緩,而遭到海內各界的抨擊。媒體把突尼斯事件跟此次事件做了一個關聯。
邱震海:但另一方麵,法國跟我們頓時要談到的德國會有相稱大的分歧,法國事一個受好處驅動很大的國度,它的代價觀能夠很強,人權、自在、理念;但是當好處到臨的時候,它很快會轉向,以是法國人比德國人更輕易拉攏。
王牧笛:這是托郎傳授的福,也托邱教員的福。
王牧笛:明天就請來了重量級的佳賓,香港鳳凰衛視聞名的批評員邱震海先生。
邱震海:對。
邱震海:我老婆就是你的粉絲。她現在每週1、週二早晨11點鐘,都守著電視等著看郎傳授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