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M型社會惹的禍
王牧笛:媒體鼓吹是需求關頭點的,或者說是需求抓人的點的。你看我們剛纔說的胎息法、辟穀大法,另有個通電療法。
M不是有兩個角嘛,一個角表示有錢人是很多的,另一個角表示貧民也是非常多的,但是中產階層是非常少的。以是如果想真正贏利的話,找中產階層是不可的,因為中國的中產階層是非常少,隻要找甚麼?有錢人跟社會大眾。以是張悟本找了社會大眾,李一找了有錢人。
王牧笛:中國玄門協會副會長。
郎鹹平:還是副廳級乾部吧?
王牧笛:道家攝生委員會主任,這是專業委員會的專業人士。然後,玄門協會的副會長,縉雲山紹龍觀的方丈,以及重慶市政協委員。
一個張悟本冇了,又一個李一出來了,前麵另有一大堆,層出不窮,這個本源在那裡?現在科學如此提高,資訊化手腕如此強大,公眾如何還迷、還信呢?
郎鹹平:你方纔講的這個題目,就是為甚麼張悟本找的都是比較貧困的社會大眾,而李一找的都是有錢人?這兩小我都非常聰明,他們都是最好的經濟學家。你不要把他這個找法當作普通的胡亂找,不是的,而是經濟學內裡講的差彆化訂價,或者叫輕視訂價。甚麼叫輕視訂價、差彆化訂價?就是說,你明天有錢,我多收點錢,你明天冇錢,我少收一點錢,乃至不收錢都能夠。
郎鹹平:感謝。
王牧笛:我在想一個題目,如果李一這個事情還冇有東窗事發的話,他想來我們節目,我都不好回絕,因為名譽太大了。
王牧笛:這就需求媒體了。
郎鹹平:當然了,科學科學,你總得先迷了今後才氣信嘛。
王牧笛:因為信了就更加地迷。
(佳賓先容:邢譯予,演員)
郎鹹平:對。第二,你要解讀,要透過客觀的解讀跟主觀的解讀讓大師都以為他是神乎其技,這才氣夠。你必然要透過這兩個加在一起,纔有能夠成為一個迷。這兩個乘在一起今後呢,就是一個信。隻要有迷就必然有信。我們看看李一跟張悟本,都是到媒體去做節目,特彆是我們敬愛的湖南衛視,隻要肇事的,每一次都有它的份兒。乃至我們以為比較復甦的媒體鳳凰衛視此次也冇有復甦,因為李一也上過《鏘鏘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