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啥爵位?公爵?如果是公爵,能夠考慮,固然是不賺大錢的國企股票,但好歹也是有代價的,大不了鋼廠的事件放到一年以後,或者那啥思陀園不買了。
不愧是三大國企之一,曆經泡沫後,南海公司冇有是以開張,並且還具有為數4,000萬鎊的資產。不過,南海公司在而後也冇有在南美貿易停業上生長起來,它首要仍然是一所幫手當局措置債務的公司。在1750年,西班牙當局向公司供應10萬鎊以撤消公司在南美的部分貿易優惠,自此公司退出其貿易停業,但其享有的殘剩貿易優惠則一向遲至1807年才告撤消。
財長說:“男爵……”
前麵說過,為英國當局措置財務題目的英格蘭銀行的籌辦金也才200萬英鎊擺佈,這也是全部倫敦乃至全部英國、歐洲的總的籌辦金保管人(冇有法律束縛,但已構成究竟),龐大的現金需求有能夠對全部英國的金融信譽形成打擊。購入英國電報公司四分之一股分這事兒不但是一個財務題目,也是一個金融操縱題目,英格蘭銀行需求時候來製定一個合適的發錢體例,更何況,國會在唐寧先生的150萬英鎊捐款壓力下,必須製定一個龐大的下水道製作打算,這又是數以百萬計的大項目,英格蘭銀行都麵對龐大的財務壓力。從7月份到現在的11月,四個月疇昔了,唐寧不得不持續施加,表示再不通過管理預算,他就要收回那150萬英鎊的捐款了。開打趣!150英鎊呢,快半年了,按10%收利錢都得6、7萬英鎊,叫你們耗著,爺把捐款撤走拉倒。
英國當局已經決定統共投入300萬英鎊來管理倫敦下水道,因為唐寧的慷慨捐贈,他們隻需求賣力150萬,這麼一算,比來共有450萬英鎊需求支出,從水兵軍費裡扣出一部分,從專門國債裡扣出一部分,從當局預算裡扣出一部分,不曉得從哪兒雜七雜八弄來的這英格蘭銀行、東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的股票打包總計130萬英鎊“送給”土豪大人,並且這些股票還不能頓時就賣的。
現在的南海公司,就是措置債務的公司,在南海公司當官兒,當得越大越丟人!
財長:“30萬如何?”
第四,南海公司董事。這最後一個董事特彆是士可忍孰不成忍,這的確是赤祼祼地坑爹。南海公司在經濟史上是聞名的“南海泡沫”的配角,泡沫經濟一詞就源自這一次大醜聞。一家將近開張的公司,竟然讓我來做董事?財長大人另有冇有人道?你們就如許對待史上最大慈悲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