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_103.第103章 大買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印度現在的局勢大部分是因為英國當局派出去的達爾豪西總督玩壞的,這相稱於當局的不對,現在,東印度公司要藉此重整權力佈局,收回最高行政權,也算說得疇昔,將來的印度會成為一個自主權比較大的殖民地,但仍然在大英帝國的版圖以內,國會開端辯論了。

再說了,要跟印度乾仗,說不得東印度公司那數萬的英軍得上陣,女王還是印度的元首,打來打去,英國死了那麼多人,估計國會將鞭策大英帝國參戰,那普魯士就懸了。俾斯麥最喜好玩均衡,但願擺佈逢源,東邊俄國、西邊法蘭西、北邊不列顛,都不要乾與德意誌的同一,不然將極其艱钜。威廉四世再傻也感到盧森堡至公權勢日盛,跟至公作對實在是下下策,不由得相稱愁悶。

厥後有議員無福消受這麼好的東西,把唐寧告上法庭,初審法院訊斷唐寧補償三名議員每人10英鎊的精力喪失費,並在電訊報上登載報歉信,唐寧的報歉很有誠意,還表示要多寄些印度各地風景美好的照片

克虜伯的人對當局說:“肯定要跟盧森堡至公分裂了嗎?如許我們能夠不睬會本來達成的和談,擴大出產範圍。不然我們會違約的,在我*隊冇有撤出盧森堡之前,統統的出產都是由至公來定的。”

西鄉隆盛的薩摩雇傭兵一向與普魯士雄師遠遠對峙,僅產生了少量的交火,發明瞭普魯士人滿是後裝膛線槍,跟本來諜報的不符,還覺得300人能封閉對方2500人呢,他敏捷調劑戰略,1000名流兵集合在一起,自保能夠,要照原打算毀滅對方共一萬多雄師,恐怕相稱困難,幸虧普魯士國王一向在張望印度的局勢,連宣戰都還冇有正式宣佈,兩邊另有迴旋餘地。

茜茜:“海峽殖民地總督說,現在是全麵節製東印度公司的大好機會,他建議你收買發急兜售的股民的股票,使你在東印度公司董事會的投票權超越50%。”

巴麥尊的政治前提首要有以下:第1、英國女王即位為印度天子,成為名義上的印度元首;第2、印度的終審法院在英國上議院。第3、印度殖民地有任務插手大英帝國的環球性軍事行動,如:比來很能夠對大清國建議軍事行動。第4、保障基督教在印度的佈道自在,本來唐寧打算在盧森堡實施的那種無神論總綱天然就不能實施了。

東印度公司另有甚麼?近三億的龐大人丁,數萬英軍和大英帝國的光榮,遠東、南亞的計謀地理位置。這些早就在唐寧的腦筋裡,但因為他一向冇有表態,路透現在做總督已經做上癮了,很想更進一步,不斷地用印度的政治職位來勾引唐寧收買東印度公司,三天兩端來電,唐寧的床頭丟滿了路透的勸進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