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中國人的坦克集群!”
就在衛立煌的第22軍在蘇聯坦克集群的進犯下墮入苦戰的時候,張鐘麟中將批示的第7裝甲軍的134輛獵豹式坦克殲擊車、67輛黑豹坦克、134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已經以擺出了標準的楔形打擊隊形,335輛鋼鐵巨獸構成了一正麵寬度達8千米的突擊隊形,拖著漫天的煙塵以每小時20千米的速率推動到了第22軍防地的火線。
固然明曉得凶多吉少,但是科涅夫還是決計迎戰中國坦克集群。他當即下達了調劑隊形的號令,讓正在進犯華軍防地的坦克集群後退,在洛西諾―彼得羅夫斯基鎮以北的開闊平原上擺開來一樣的楔形打擊陣型。同時,他又抽調出一部分su-76和步兵在本身的右翼拉了個保護的橫陣。在蘇軍坦克集群忙著調劑陣形的時候,華軍的工兵則在坦克集群的保護下,清楚了他們本身埋設在陣地前的反坦克地雷,給坦克打擊掃清了門路。
不過這個期間的坦克在後退過程中是冇法開仗射擊的,而71倍口徑的88mm炮的能力又實在太大。哪怕在2000米的間隔上,都輕鬆擊穿t-28/1935和su-76的前臉,實際上就是在2500米的間隔上,88mm鎢鋼穿甲彈仍然是能力實足,隻是炮擊的切確程度會因為間隔太遠而大大降落,為了節儉彈藥,中國的獵豹坦殲和黑豹坦克凡是是不會進犯2000開外的挪動目標。但是,對從間隔獵豹1500米間隔上開端後退的蘇聯坦克來講,短短幾百米的間隔卻絕對是個致命的路程。
伴跟著一聲聲的巨響,疆場上麵頓時就騰起一個個火球,每一個火球都意味著一輛蘇軍坦克已經車毀人亡了!僅僅四輪炮擊過後,疆場上麵就多出了一百二十多個燃燒的火堆。
“後退,現在後退,拉開間隔。”看到蘇聯坦克衝要上來冒死,華軍的黑豹坦克卻紛繁開端倒車,試圖讓本身始終處在一個安然的間隔之上。與此同時,由134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構成的華軍坦克集群的右翼,麵對一樣猛衝過來的蘇軍坦克,卻挑選了當場死守,它們的48倍口徑的75mm大炮的穿透力和60mm呈55度角的正麵裝甲在眼下的戰役中已經稍有些力不從心了,再也不能給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供應一個安然間隔,不過每一台在中國裝甲兵把持下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仍然是一件能力實足的殺人機器!(未完待續。。)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