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是怎麼煉成的_第七十六章 夜視,為裝備配上夜光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平時看起來一目瞭然的壕溝,在夜色下,顯得兩邊敞亮,中間夾有一條黑影。

楊文斌登上坦克,戴上紅外夜視儀,開端察看。

當代坦克裝配有駕駛員紅外夜視儀、車長紅外夜視儀、炮長紅外夜視儀和炮長紅外夜間對準鏡。

它是操縱紅外探測器將目標與背景間、目標各部分間的輻射差領受後,構成可見的圖象顯現出來,是供人察看的一種夜視儀。

微光夜視儀構造簡樸,體積較小,耗電較少,特彆是不需野生的紅外光源,因此利用安然可靠,不易透露,從而進步了坦克在夜間的埋冇性。

敵方在含有防紅外藥劑的煙幕或設備防熱紅外窺伺的假裝裝配保護下,能夠還是能夠矯捷。

當代較先進的主戰坦克設備的被動紅外夜視儀視距普通為1200~1500米,最大已達3000米。

在夜視信儀下,兩邊高起或者兩邊低下的門路看的很清楚。

因為是練習,助教還是坐在坦克艙蓋的上麵,在萬一方向偏了時候,對駕駛員停止提示。

因為它事情在8~14微米的熱紅外波段,可將處於常溫下的風景的熱輻射漫衍圖象加以記錄並轉換成可見的光圖象顯現出來,以是又稱為熱成像儀。M-1和豹2坦克均設備有熱成像儀。

第二種,是操縱夜光紅外夜視儀停止夜間駕駛。

相對於外軍依托比較先進的夜視儀器停止夜間行動,我軍的夜間首要分兩種體例。

主動紅外夜視儀靠自帶紅外光源----紅外探照燈暉映目標,操縱被目標反射返來的紅外線轉換成可見圖象,由紅外探照燈、察看鏡、電源三部分構成的。

目前,較先進的微光夜視儀的夜視間隔在星光下已達到1600米,月光下已達2700米。

被動紅外夜視儀就是按照這類征象研製成的。

目前,坦克駕駛員紅外夜視儀的視距(目標是坦克)為60~100米,車長紅外夜視儀的視距(目標是坦克)為800~1000米,炮長紅外夜間對準鏡的視距為1200米,有的可達1500米。

楊文斌關了大燈,戴上了夜視儀,駕駛著坦克,他沿著白日熟諳的門路,在夜視儀的指引下,先在高山上,跑了幾百米的百米增減檔,然後,超出土嶺,對正車轍橋,在起伏地顛簸,體驗了一圈紅外夜視駕駛,停了下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