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四十章 劉黑闥藐視寸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若從離石郡渡河,離石郡東與太原郡交界,李世民的作戰目標必定就是光複太原。

卻不料李世民這三個挑選中,李善道以為的“上策”,他不選,“中策”,亦即先光複晉陽,他也不選,三策當中,他獨獨選了最為冒險的下策。這實在不免的,就令李善道驚奇了。

“或許,這就是李世民,而不是彆人的原因?”李善道早上接到這道軍報,幾次酌量以後,實在找不到李世民為何會挑選此策的公道解釋,也隻好把之歸結為能夠是因為李世民具有奇特的計謀目光,——以是他的挑選,是本身這個“中人之姿”一時難以瞭解。

遵循此三郡的地理位置之分歧,根基上就能判定出李世民渡河後的作戰目標、打擊方向。

李善道撫摩短髭,不再提劉武周的回書內容,轉而說回到正在計議的霍邑戰事,沉吟了下,說道,“早上的軍報,李世民所引之唐援,已到文城郡對岸,停下了行軍,開端彙集船隻。察其靜態,……嘿嘿,屈突公、賢兄,其像是籌辦從壺口渡河。若果然如此,可就是我們預感過的幾種環境中,最倒黴於我軍的環境,將要產生啊!對此,我軍須噹噹即做些擺設。”

第一,漢軍現士氣正盛,李世民如果挑選了漢軍作為起首打擊的工具,無疑自尋苦戰。第二,相較於河東等郡,晉陽在河東道的政治、軍事意義更大,且則劉武周是攻陷了晉陽不假,但晉陽是剛被劉武周攻陷,根底未穩,劉武周又擄掠為務,疏於防備,則李世民此時若挑選打擊晉陽,或許能將之奪回。第三,也是換了李善道是李世民的話,他以為對唐軍言之,當前最好的挑選,唐軍屢敗之師,現在即便有了新援,士氣也不高,那麼這類環境下,最好的挑選,當然即暫避敵鋒,製止與勁敵直接交兵,先安定西河、臨汾,然後再圖彆的,才為妥當。

當然,在“三選一”中,這是一個挑選,並且李善道對這個“李世民能夠會做出的挑選”,也提早已經做出了充足的預備,——比如加強昌寧等地的防備力量,就是在為此綢繆,可到終究來,李世民竟然真的作出了這個挑選,還是出乎了李善道的料想,令他非常驚奇。

……

一個是本來的霍邑守卒,這部分守卒較少,千人高低;一個是西河郡的張綸等部厥後派到霍邑的援兵,因為西河郡麵對的壓力也很大,尉遲敬德、尋相兩部兵馬正在西河郡攻戰,故此這部分的兵馬更少,聊勝於無,是個意義罷了,隻要兩團四百人;一個則即李孝基、薑寶誼前不久奉李世民之令,剛又聲援到霍邑的軍隊,這部分人馬最多,李仲文親為將,三千多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