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四十章 劉黑闥藐視寸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卻這臨汾縣,一則,處在霍邑縣的南邊,是現正攻霍邑的漢軍主力的火線;二則,臨汾縣西與文城郡交界,是從文城郡救濟霍邑縣的必經之地,是以,這個縣,確切是包管霍邑戰事不受外邊影響的最為關鍵之所。此等關鍵,非得高曦這等的沉穩大將鎮守,方能放心。

汾西是霍邑西北邊的一個縣,顧名思義,此縣在汾水以西,因得此名。這個縣位處在鼠雀穀的西南麵,前文所述的那三條連接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的通道,鼠雀穀驛道、千裡陘、統軍川中的千裡陘,就在此縣境內。兵到霍邑前,李善道就分兵一部,襲攻汾西,已將此城奪下。

又其間,撤除霍邑北的靈石尚在唐軍手中,其他諸縣,都已劉武周的定楊軍打下,門路通暢。

——李善道兵馬是從北而來,按理來講,其部似應駐於霍邑城北,卻怎駐在了城東?啟事很簡樸。霍邑此城,位處在兩水交彙之處,一條便是汾水,從其縣城的西邊流過,另一條名為彘水,係汾水的支流,由縣城的南邊而過,因此霍邑城西、城北倒是皆不宜大範圍的駐兵。

李世民既然做出了這個挑選,歸正就“唐軍有能夠會從文城郡渡河”的這個能夠,己軍也已經做足了籌辦,則就按李世民的這個挑選應對就是!

若從龍泉郡渡河,龍泉郡東與西河、臨汾兩郡都交界,李世民的作戰目標就應當是暫以保住西河、臨汾為要,同時由此將劉武周部與李善道部豆割隔來。

請戰之人,高延霸也。

李善道撫摩短髭,不再提劉武周的回書內容,轉而說回到正在計議的霍邑戰事,沉吟了下,說道,“早上的軍報,李世民所引之唐援,已到文城郡對岸,停下了行軍,開端彙集船隻。察其靜態,……嘿嘿,屈突公、賢兄,其像是籌辦從壺口渡河。若果然如此,可就是我們預感過的幾種環境中,最倒黴於我軍的環境,將要產生啊!對此,我軍須噹噹即做些擺設。”

而文城郡東與臨汾郡交界、南與絳郡和河東郡交界,李世民若挑選了今後地渡河,其作戰目標不會有彆的,就隻能是企圖威脅漢軍的側翼、火線,從而迫使漢軍回師,乃至更進一步,逼迫漢軍在絳郡、河東郡、文城郡三郡交界的地區與他決鬥。

李善道按了按手,叫他坐下,說道:“李世民選從文城郡渡河,雖有點料想以外,但我軍對此也已有備,霍邑,當然還是接著攻。至於轉擊李世民,且待攻陷霍邑再說。當下之重,是須進一步加強汾西、正平、龍門、昌寧一線之防備,並及臨汾,亦當加強守備,以保我軍火線不失。”諸將臉上看了一遍,選出了高曦,令道,“沐陽,比與汾西等地,臨汾最為關鍵,你引你部本日出營,還赴臨汾,領受城防。李世民出境文城郡今後,若攻臨汾,務死守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