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三十八章 驚竟煉獄民生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被劉黑闥一語中的,他猜得半點不錯,李善道確切是有此顧慮。

“大王,臣有一個建議。”劉黑闥等各還本部,履行李善道催促行軍的號令後,屈突通說道。

好一座雄城!

卻秦敬嗣部的部分主力,在接到李善道命渡河北來彙合的軍令後,已從陝縣渡河,到了河東郡。李善道將留守蒲阪縣城、節製風陵渡口的重擔,交給了秦敬嗣。

沿汾水直上,過霍邑縣城,經過位處在汾水西岸的雀鼠穀驛道,穿過靈石縣境,即至介休。

第三道號令下給秦敬嗣、蘇定方等,他令道:“傳令秦敬嗣、蘇定方,蒲阪渡口、風陵渡口是重中之重,給我守好了,決不成放唐軍一兵一卒自此兩度過河。”

城外連營,旗號蔽日,營帳如雲。大大小小的虎帳,如灰色的潮流般伸展在汾水兩岸,各色的旗號招展其間。各個營地的外邊,多數散落著擄掠得來的牛、羊、豬、狗。出外擄掠還回、或者出營擄掠的劉武周部的將士,三五成群,或騎馬,或步行,神采驕橫。

見多了李善道部的軍紀嚴明,戰後極少擄掠百姓,此吏劈麵前所見所聞,既感慨痛,也驚詫。

護城河的對岸,晉陽城牆還是巍峨,卻此時再看,這吏但覺卻難掩其背後的苦楚與悲愴。

聞報李善道有使到此,尉遲敬德親身訪問,聽明來意,當即遣吏為其前導,引之前去晉陽。

“東入長平此策,不成用之;轉攻宇文歆、李靖,先安定文城此策,亦不成用之。屈突公,你此三策,我意與你不異,仍攻霍邑,是為上策!”李善道決定說道。

李善道一邊答覆著劉黑闥,一邊看著輿圖,考慮忖思,自以為就文城郡能夠會晤臨的風險這一方麵,通過彌補的這三道軍令,該當是已經做到萬無一失。隻要各部嚴守軍令,都唯以守城為務,不出城與唐軍野戰,則即便李世民妙策百出,料亦無能為也,是乃以拙應巧。

地跨汾水,占處所圓數十裡,晉陽宮城、倉城、住民區皆在其內。眺望城牆,三丈多高,內又有更高大的城牆,高出外城牆,乃便是晉陽攻城的城牆,高達四丈八尺,與洛陽宮城相稱,按後代計長單位,十四米多高。外城牆廣大堅毅,城樓巍峨,城牆上充滿垛口,箭樓林立,好像巨龍占有,在外城牆表裡,又有甕城、羊馬城、寬至四十米的護城河,構成多重防地。

給劉武周送信的此吏雖有膽氣,兼有精騎一隊護從,卻仍不時因門路之險,感心絃緊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