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應道:“大拙若巧。大王的此番應對之策,大要來看,似拙實巧,正合以靜製動之道。李世民若欲‘圍魏救趙’,又縱有百般戰略,我軍死守不出,其亦無可何如。大王擺設極佳。”
恰好有一二十騎索發胡服,擄掠而歸的突厥胡騎,從這吏等邊上馳過。
打竇建德時,都冇有見過李善道如許的謹慎,而又自入河東今後,三路兵馬並進,所向克捷,於今的士氣更且恰是暢旺,但不料李善道卻愈發謹慎,對還冇有到來的李世民,竟如此正視,劉黑闥暗自稱奇,跟著屈突通的話,也答覆說道:“郎君此番擺設確切嚴整,上佳之策。”
在霍邑縣界和快出雀鼠穀時,碰上了兩夥盜賊,護從的精騎一個衝鋒,將之殺散了事。
沿途山勢險要,林木碧綠。
介休到晉陽之間,現已都是劉武周部的占據區。繞過介休縣城,前為一週遭數百裡的大澤,此澤名蒿澤,古名“昭餘祁”,係是與山東钜野澤、湖南雲夢澤等齊名的一個大湖,——不過此湖,到後代時,已是不複存在,分化成了多少小湖。汾水在這裡,彙入此澤當中。沿著此澤的邊沿,行過此澤,接著沿汾水而前,過祁縣、太穀兩縣,再行數十裡,就是晉陽縣城。
地跨汾水,占處所圓數十裡,晉陽宮城、倉城、住民區皆在其內。眺望城牆,三丈多高,內又有更高大的城牆,高出外城牆,乃便是晉陽攻城的城牆,高達四丈八尺,與洛陽宮城相稱,按後代計長單位,十四米多高。外城牆廣大堅毅,城樓巍峨,城牆上充滿垛口,箭樓林立,好像巨龍占有,在外城牆表裡,又有甕城、羊馬城、寬至四十米的護城河,構成多重防地。
李善道一邊答覆著劉黑闥,一邊看著輿圖,考慮忖思,自以為就文城郡能夠會晤臨的風險這一方麵,通過彌補的這三道軍令,該當是已經做到萬無一失。隻要各部嚴守軍令,都唯以守城為務,不出城與唐軍野戰,則即便李世民妙策百出,料亦無能為也,是乃以拙應巧。
再行幾裡,到了護城河邊。
見多了李善道部的軍紀嚴明,戰後極少擄掠百姓,此吏劈麵前所見所聞,既感慨痛,也驚詫。
城牆下,堆積著攻城時破壞的攻城東西,斑斑血跡、殘肢斷臂,尚都未被清理潔淨。
到了介休,城外駐紮數營,一旗招展,上書“尉遲”,此正尉遲敬德圍攻介休之部。
李善道從胡坐上起家,叉著腰,回顧了下西南邊向,——李世民及其所率的唐援現就正在這個方向上,日夜兼馳,逼近文城郡,他望了好一會兒,收回了視野,冇再說多餘的話,舉起馬鞭,向著北邊一揚,便短有力地命令說道:“傳令各部,加快行進,後日開端攻打霍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