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白鳳帶著東方不敗前去天龍寺,一起在馬背上煩躁不安,東方不敗連連安撫。過未幾時,二人便來到寺前。這天龍寺乃刀白鳳常到之地,當下便帶著東方不敗去謁見方丈本因大師,卻被奉告方丈正在牟尼堂會客,段譽也在那邊。
刀白鳳擦了一把眼淚道:“他,他……昨日午後,皇上見他實在是耐受不住,等不及先生返來,便帶著他到天龍寺,請那邊的高僧脫手相救了。但不知為何,至今未歸。”東方不敗聽罷,心中一凜:“天龍寺?莫非就是大理皇室的家廟,崇聖寺?”
隻聽那位來客說道:“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小僧根器魯鈍,未能參透愛憎存亡。小僧平生有一厚交,是大宋姑蘇人氏,複姓慕容,單名一個‘博’字。昔年小僧與彼相逢相逢,講武論劍。這位慕容先生於天下武學無所不窺,無所不精,小僧得彼指導數日,平生疑義,很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贈上乘武學秘笈,深恩厚德,無敢或忘。不料大豪傑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歸極樂。小僧有一不情之請,還望眾長老慈悲。”
來客道:“方丈指導,確為至理。然小僧生性癡頑,殊乏慧根,閉關四旬日,始終難斷思念良朋之情。慕容先生當年論及天下劍法,堅信大理天龍寺‘六脈神劍’為天下諸劍中第一,卻恨未得見,引為平生最大憾事。”
到得鎮南王府,已經是第二日淩晨,刀白鳳從速出門相迎,垂淚說道:“東方先生,譽兒昨日淩晨還好端端地送你們出城,不知如何,俄然建議瘋來。”東方不敗安撫道:“王妃不必惶恐,世子福大命大,定能逢凶化吉。敢問世子他現在那邊?”
刀白鳳看向那五位麵朝外的和尚,認得兩個枯黃精瘦的和尚法名本觀、秘聞,都是本因方丈的師兄,那三個魁偉的和尚,坐在五人中間的是本因方丈,中間那位法名本參,是本因的師弟,而最後一名鮮明竟是保定帝。刀白鳳知皈依佛門,原是保定帝的素願,卻不知他為何現在就剃個禿頂,改穿僧裝。
;
二人來到堂前,隻見大門洞敞,門外站著仈jiu個男人,麵孔多數猙獰可畏,不似中土人士,想必是客人所帶來的侍從了。這“牟尼堂”雖說是堂,開闊直如一座大殿。朝堂中望去,隻見室中有七個和尚分坐七個蒲團。東首的一個和尚身形肥胖,臉朝裡壁,一動不動。五僧朝外,此中東首第一和第二個蒲團上二僧容色乾枯,第三至第五個蒲團上的三個強大魁偉。西首蒲團上坐著一個和尚,身穿黃色僧袍,背向二人,猜想就是來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