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災變之天蓬蒙冤_第七十回、元帥悲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天蓬下凡了!

場麵上的事情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送行的表情各彆,被送的表情龐大。該來的淚眼婆娑,依依不捨;不該來的麵無神采,談笑風生。這是親朋老友的悲傷場、拜彆地,也是朋友仇家的歡樂場、放心腸。一曲終罷,天翻地覆,人、神倒置,情何故堪?

出乎大力鬼王的預感,這頓“最後的晚餐”,天蓬固然吃得很細、很慢,如有所思,沉默不語,但並冇有呈現他設想中的那種“低頭頓足、哭天抹淚”的慘痛氣象。相反,吃著吃著,天蓬臉上竟暴露舒暢的淺笑,喝酒、夾菜,“行雲流水”,蕭灑自如。親眼目睹此情此景的大力鬼王萬分驚奇,在他的職業生涯裡,還冇有見過鄰近下凡還如此無憂無慮的神仙。驚奇之下,他密令幾位親信仙吏,密切重視天蓬意向,一有風吹草動,當即雷厲流行,消弭隱患於抽芽當中。這就是大力鬼王多慮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了半天,心焦氣躁,他骨子裡想親眼所見天蓬叩首告饒的慾望更加激烈了,幾近按耐不住。正蠢蠢欲動,卻見天蓬酒足飯飽,穩穩地從石凳上站起家來,將手中空空如也的酒瓶悄悄地放在石桌上,又向大力鬼王揮了揮手,朗聲道:“曰已偏西,走也!”

天蓬說:“鬼王,有火儘管發,何必指桑罵槐。你儘管送我走,仇恨儘可記在心中,我們來世再算。”

一起走來,公然和大力鬼王說的並無二致,天蓬心中暗想:這小子固然一肚子壞水,停業程度倒是頗高。舉頭望去,“臨凡城”覆蓋在一重濃霧當中,影影綽綽,若隱若現。及至到了麵前,透過迷霧,死力辨認,方能認出一二。走入城池,天光亮媚,濃霧儘散。城中景象,儘收眼底。見四座連體磚樓,金磚銀瓦,都麗堂皇,也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擺列,每座磚樓正中按例懸一牌匾,上書“歸凡樓“三字,也是玉帝的禦筆。四座樓佈局不異,都是上中下三層修建。每層上都有無數的房門,每個房門都有索道與城中間“入凡金椅”相連,密密麻麻,好像迷宮。東方這座樓在“歸凡樓”大牌匾下,另有一小牌匾,上書“人物道”三個字,一個個小門上也都鑲嵌有一個“桃形”小牌匾,彆離標寫著“天子門”、“文臣門”、“武將門”、“員外門”------“乞丐門”等等。西方是“走獸道”,小門上的標示是“猛虎門”、“雄獅門”、“巨象門”、“餓狼門”------“螳螂門”等等。南邊是“飛禽道”,小門上的標示是“孔雀門”、“丹頂鶴門”、“朱鹮門”、“金雕門”------“麻雀門”等等。北方是“花木道”,小門上的標示是“牡丹門”、“紅鬆門”、“梅花門”、“榕樹門”------“四葉草門”等等。天蓬細心看過,自言自語道:“無數冤魂,都在這些門裡消逝了。”嘴裡嘟噥著,身子在那把“入凡金椅”上坐定。孰料,屁股剛在椅上坐穩,椅子便俄然轉起來。天蓬大驚,想站起家,卻不想全部身子似被吸在椅上普通,涓滴動撣不得。驚慌間,椅子愈轉愈快,轉得他頭暈目炫,眼迷心亂,隻勉強分得出東西南北。椅子轉到最高速,像被一股龐大的力量推出,徑直朝西方“歸凡樓”“豬門”射去,天蓬腦筋裡石破天驚,恍然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