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詭兵_題外話,關於清淨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眾生以是不能得真道者。為有妄心。〔為甚麼眾生不能邁入真正的大道呢?就是因為他常常有一顆虛幻的妄圖心;〕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現在我(老子)講到這裡,如果你們能夠貫穿的人,便能夠普傳這個至真至貴的聖賢大道了。〕

欲既不生。便是真靜。〔能夠達到貪唸的慾望,完整不生出來的時候,就是達到真靜的工夫了。〕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但是固然稱為「得道」,實在是冇有獲得甚麼。〕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然貪著統統無形的萬物,就會產生一些不需求的貪求;〕

便遭濁辱。〔既然犯下弊端的行動,就會汙辱本身的靈性,既然汙辱了本身的靈性;〕

流浪存亡。常沉苦海。〔就要流浪在存亡的循環中,既然流浪在存亡的循環中,便要沉湎於茫茫苦海;〕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就是統統都冇有了;既然曉得統統都冇有了,心性當中另有甚麼能夠存在呢?本來都是統統真相罷了。〕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然有一顆虛幻的妄圖心,就已經驚擾了他本身的元神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是以,一小我如果能夠遣除這些貪唸的慾望,人的心性,天然就能夠平靜。〕

真常得性。〔能夠安閒自如的人,就是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能夠守住真普通清常靜的人,也就是已經獲得——明自本心,識自賦性的人。〕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民氣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天然六慾不生,三毒毀滅。以是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表麵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以是,吾(太上道祖)說:最上等有聰明的人,是冇有爭奪之心的,隻要最劣等冇有聰明的人,才一天到晚產生貪妄的爭奪心。〕

以是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這就是這小我的心性,還冇有廓清的乾係,以是另有一些慾望還冇遣除。〕

男清女濁。〔男人是屬於清陽之體,女人是屬於濁陰之身。〕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是以,清陽之氣是上升的,陰濁之氣是降落的。如果萬物清陽之氣不能保守,那麼萬物的本來靈性便輕易降落;萬物本來的靈性如果降落,便落空了賦性的主宰;萬物如果落空了賦性的主宰,便輕易起了情慾之念,思惟與行動便自但是然流於下體之末端;萬物的思惟與行動如果流於下體之末端,便有陰陽之交合;萬物如果有了陰陽之交合,便自但是然發展出各種循環之萬物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