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峰四周有居龍洞、車輞(wǎng)石、探海石等佳景勝蹟。探海石上削下豐,如引頸探物狀,下臨深淵,與數十丈的錦屏岩遙相對峙,其勢之險,令人魂飛魄散,晴和日朗之時,立於石上能夠隱見東海。
絕壁之上迎客鬆,探身招手,鬱鬱蔥蔥,喜迎三江八河的旅客,笑送五洲四海的賓朋,固然身居深山,但卻耳邊永伴笑聲。多一個朋友,少一份孤寂,多一份情義;少一份冷酷,多一顆愛心;少一個朋友,多一條門路。廣交天下朋友,四海以內皆兄弟,則門路四通八達,餬口萬事快意。
沿石級盤路持續登山,便到了白雲洞。祖孫立於洞前,彷彿騰雲駕霧,大有飄飄欲仙之感。洞裡白雲出,洞外白雲漫,裡外皆白雲,雲深不知處。洞內有泉,有井,有池,俗傳與東海相通,稱做“海眼”,故千人飲之不竭。鑽出雲洞,北望思親石、朝天泉、飛昇台、捐軀台,令人肝膽俱碎。
嶧山雄峙於邾國都城的身後,亦即邾都依偎於嶧山的度量當中,因山中怪石萬壘,絡繹如絲,嶧繹同音,故名嶧山,亦稱東山。相傳太古時候,女媧煉石為丸,神工補天,天合而去,留下亂石滾滾,危及人間。玉皇大帝聞訊後,派了六位神仙,將億萬塊石丸移置一處,堆積成嶧山。它丸石繹邊,重壘疊嶂,向有“岱南異景”的佳譽。
虎嘯石像一群猛虎,雄踞於深澗密林當中,占山為王,稱霸於世,仰天長嘯,山搖地動,落葉飄飄。田書詳細指導給孫子看,讓他自幼樹大誌,立壯誌,將來像猛虎一樣有威,有勢,雄踞天下。
鵠立白雲洞口,舉目瞻仰嶧山極頂,五巨石並肩抱立。形若芙蓉,又像五位仙女方纔自天池沐浴返來,故名五華峰,光風霽月,直插藍天。
嶧山,海拔555米,四周十幾裡許。田書祖孫沿山路石級迴旋直上,共四十三盛,約八駐。由子孫石處登山,有蕎麥石、皋比石、左龜石、簸箕石聳峙桐迎。過回馬嶺,經聚仙橋達南滅,旁有大型摩崖,高數丈,上書“通達泰岱”、“衍岱鐘靈”八個大字,字體渾厚,筆力道勁。石坊、石殿、石碑依山而建,俯瞰萬裡。南天門東有船石,西有棧道,下臨深淵,上依峭壁。
一隻潔白的羔羊長跪於地,舉頭張目,以待母哺,這是乳羊石。山石尚且知孝,人間豈可不敬父母!
腳下一深澗,寒凜冽,陰沉森,令人望而生畏。相傳伏羲、女媧在此澗沐浴,繁衍了人類,故喚爺孃澗。伏羲與女媧係同胞兄妹,兄妹婚配,原為人倫所不容,但是伏羲和女媧,卻為萬世所敬佩,因為冇有他們的亂倫,便無本日之人類社會,他們是人類的鼻祖。由此可見,是非曲直,均以對人類無益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