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鬆郎傑殿中供奉有效藏、漢、滿、蒙四中筆墨謄寫的康熙天子長命牌位和乾隆天子畫軸。表示了曆代達賴同中心當局的附屬乾係。在一些殿中還吊掛有清朝天子的匾額。在達賴居住的宮殿中另有大量豪華的陳列、服飾。整座布達拉宮可謂是一座修建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連合和國度同一的鐵證。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聞名的宮堡式修建群,藏族古修建藝術的精華。
公元1645年,開端重修布達拉宮,五世達賴由葛丹章宮移居白宮頂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傑嘉錯的主持下,點竄紅殿五世達賴靈塔殿,1693年完工。今後經曆代達賴喇嘛 的擴建,才達到本日的範圍。 布達拉宮表麵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處所 ),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曆代達賴喇嘛靈塔殿)構成。紅宮前麵有一紅色矗立的牆麵為曬佛台,在佛教的節日用來吊掛大幅佛像掛毯。堅毅的佈局、富麗的外型 布達拉宮團體為石木佈局宮殿外牆厚達2~5米,根本直接埋入岩層。牆身全數用花崗岩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間隔,中間灌注鐵汁,停止加固,進步了牆體抗震才氣,堅毅穩定。 屋頂和窗簷用木製佈局,飛簷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取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朝修建氣勢。
。彆的另有曆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天子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文籍、法器和供器等。此中如金汁謄寫的《甘珠爾》、《丹珠爾》(二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時輪註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天子禦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可謂希世珍寶,代價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