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扶中嶽,兩手四指均握掌,大拇指放於食指之上,以兩手大拇指的外側,從山根直至鼻翼兩端之迎香穴部位,從上到下,順次擦動三十六次;第六,濟天一,擺佈手心各捂住擺佈兩腰眼,一上一下搓動兩腰眼三十六次;第七,揉丹田,你是男人,以是左手壓右手,疊於丹田之上,順逆各揉動十八圈;第八,搓湧泉,左手搓右腳心,右手搓左腳心,均是三十六次。”
鄭雷漸漸的吸著氣,越往下壓,越感受不通暢。
現在如果外人在此,看到的卻並不是田誠陽對鄭雷說話的一幕,而是與鄭雷一起並肩坐在石頭上麵。
這時候田誠陽的講道:“行氣之時,不成逼迫壓氣,也不成強迫憋氣。隻要不痛就往下一點,發悶就往上一點,時候長了,漸漸衝開,本身是有感受的。”
聽到這,鄭雷便放鬆了一些心態,嘗試著把吸入胸中的那口氣漸漸的往下引,鬆鬆緊緊,終究艱钜的到了丹田中,正要撥出之時,又聽到田誠陽的話。
鄭雷聽罷非常打動,不由得眼圈微熱,問道:“徒弟,感謝你。不過師門的東西,我能隨便彆傳麼?”
鄭雷還保持這靜功的姿式,聽著田誠陽的話,說來也怪,田誠陽所說的話,好似直接傳進了他的腦中,即便他一向用心的吐納,可還是能清清楚楚的聽到田誠陽的話。
第四天,方纔修行一會的鄭雷,俄然感受肚子不如何對勁,細心感受一下,卻又不感覺想要便便,因而稍稍一忍,持續練功,漸漸的,他感受小腹越來越熱,不由自主的“噗”一下放出一股濁氣。
持續喊了好幾聲,田誠陽俄然鬆開一口氣說道:“有甚麼疑問麼?”
田誠陽淺笑道:“這就對了,如果冇有任何結果,我還教你何為?這些體例,是修行法門,更是攝生之道,你回家以後,可教習你的父母練習這些,當然關於吐納的修行,就不要讓他們練了,這退符八法他們還是能夠做一做的,對身材很有好處。”
幾次呼吸以後,田誠陽問道:“是否感受有堵塞感?那是因為諸脈不通的原因,你每天對峙吐納,時候久了,諸脈暢達,再吐納之時,這類堵塞感便會消逝。”
一向到他換了十八次位置以後,田誠陽閉著氣來到他的身前,對他說道:“雷兒,你這類反應,是得氣的表示,得氣以後,就需求行氣了,你吸一口氣,然後意念隨之一起向下活動,進入丹田以後,略停半晌,然後持續向下,達到會陰,再向後,然後一起向上……這是一個小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