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一進大門,就瞥見一個穿戴大紅小襖紮著沖天辮標緻跟年畫娃娃似的小女孩,曉得是本身的大侄女。一看阿誰敬愛的小模樣,一把抱了起來,奇怪的不可,內心還想著自家大哥和大嫂也不是多俊的人啊,咋生出來這麼標緻招人疼得閨女。小姑慢了一步,隻好把本身給小侄女做的新衣服遞給杜媽。杜奶奶則忙著號召把姑姑姑父們進屋子裡取暖。
兩個姑姑嫁的都比較遠,離清河灣有三十多裡地。明天大姑父特地借了村莊裡的牛車,順道接了小姑一家,如果光靠腿要走多數天,以是平時姑姑他們也很少返來。雖說姑姑們很少回孃家,但跟孃家親的很,光看大姑小姑帶的大包小包的禮品就曉得了。奶奶看著一年冇見的兩個閨女有說不完的話,兩個姑父則跟爺爺他們聊聊家裡的收成。大姑父王大友是個誠懇巴交的男人,大姑平時脾氣凶暴,是過日子的妙手,以是家裡的事情普通都是大姑說了算。小姑父郭小鬆腦筋比較活,會木工活,在他家小姑夫年紀最小家裡日子過得還不錯。小姑父家離公社比較近,動靜比較通達,聽他說現在鎮上的紅衛兵民兵們鬨得越來越短長了,整天的不是批鬥這個就是批鬥阿誰,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子的小事。並且現在陸連續續的有很多下放他們村莊裡插手勞動改革的“臭老九,□”甚麼的,弄得老彼蒼生天的惶惑不安,就怕哪天被人給弄去批鬥。
俗話說“坐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煮好後的餃子,一個個白胖胖的像元寶,香而不膩。吃過熱騰騰的餃子,杜爹帶著家裡的男人和男孩子們出去給村莊裡的長輩拜年,杜媽和二嬸則和其他的嬸子大娘們一起去。爺爺奶奶留在家裡等著彆人來拜年,芽兒也想跟杜媽去的,被杜媽以年紀太小回絕了,說等晚兩年必定帶她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