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烈鬨的一頓團聚飯吃完,幫著兩個嫂子清算好,姑姑們就要歸去了,要不就要攤黑趕路了。杜奶奶理所當然的把姑姑們帶來的年禮全數收下,因為這些東西代表著女後代婿對長輩的孝心。而姑姑們也很乾脆的收下杜奶奶給他們籌辦的臘肉,凍魚,白糖,油票,糖票等,因為這代表著長輩對後代的體貼。人與人之間的豪情就是這麼純粹,樸拙。
大年月朔一大早,杜奶奶就把杜爹買返來的糖果,另有本身家炒的花生瓜子板栗甚麼的拿出來擺在桌子上,這都是那些孩子們的最愛。杜媽給被鞭炮聲吵醒的芽兒穿上杜奶奶特地給做的新棉衣,大紅色碎花的,內裡絮的新棉花,又鬆又軟,針腳精密,很稱身。兩個哥哥也都清算得整整齊齊,穿戴新衣服,臭美的不得了。
大姑一進大門,就瞥見一個穿戴大紅小襖紮著沖天辮標緻跟年畫娃娃似的小女孩,曉得是本身的大侄女。一看阿誰敬愛的小模樣,一把抱了起來,奇怪的不可,內心還想著自家大哥和大嫂也不是多俊的人啊,咋生出來這麼標緻招人疼得閨女。小姑慢了一步,隻好把本身給小侄女做的新衣服遞給杜媽。杜奶奶則忙著號召把姑姑姑父們進屋子裡取暖。
整整一上午,芽兒就感覺人來人往,叔叔大爺,嬸嬸大娘們絡繹不斷,看到芽兒都免不了捏捏她的小臉,不大工夫小臉就被捏的紅十足的。如果來的是小娃子,杜奶奶就抓一把瓜子糖果塞到他們兜裡。芽兒估計去不了幾家,統統的兜都得裝的滿滿的。因為上午哥哥和堂哥們就往家裡跑了好幾趟,把塞得滿滿的衣兜裡的零食取出來,再帶著空空的兜持續拜年,滿了的話在返來掏空。到了下午,年也拜的差未幾了,一群老爺們則聚到一起打打牌,嬸嬸大娘們則往炕上一坐,磕著瓜子嘮嗑。小娃子們則帶著滿兜子的零食,拿著自家父母給買的鞭炮,滿村莊的亂躥,遇雞炸雞,遇狗炸狗,所到之處雞飛狗跳。不過在這一天,不管他們如何奸刁都不會捱罵。
熱熱烈鬨的一天疇昔,躺在床上,芽兒聽杜媽和杜爹籌議明天姑姑們回門的事情。大年初二,是出嫁的閨女帶著丈夫孩子回孃家的拜年的日子。因為杜媽要為姑姑他們籌辦午餐,從姑姑們出嫁後杜媽大年初二這天就在家等姑姑們,比及初三的時候再帶著杜爹和幾個孩子回孃家。客歲因為芽兒的出世,冇有去成,再加上平時活計忙,平時冇有甚麼要緊的事情的話隻要過年的時候才氣回趟孃家,算算杜媽有兩年冇有回孃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