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家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製止彆人搶帝位。
“官家本日之事但是做得過分度了,大過年的,如此驚擾百姓,另有個天子的模樣嗎?”沉默了一段時候,曹太後彷彿想起甚麼,接著說道。
何況,現在的趙頊一身勇武,獲得了禁軍兵士的直接儘忠。想對他倒黴,恐怕冇有阿誰氣力。統統法則的元法則是暴力原則,在絕對的氣力麵前,統統的權力詭計都毫無感化。
“這為君之道,在於均衡朝局,任用賢達。官家老是親力親為,不免顧此失彼。司馬光,對官家有輔立之功,王安石負天下大名三十年,蘇軾是名滿天下的才子,官家就因為他們聲言變法,就趕出朝堂,這是要受天下百姓指責的。官家刻薄寡恩、不消賢明,不開言路的罪名怕是要坐實了。聽聞司馬光在汴都城外開了一家書院,王安石竟然當起了販子開了錢莊,官家抽暇去看一看,能給他們官名就給個官名,不然也給點彆的好處。免得百姓說天家無情。”曹太後耐煩地為趙頊查漏補缺。
趙頊提及謊來不臉紅,而李佩玲的臉都紅道耳根子上了。之前講黃色笑話,都不見這麼臉紅。也是,琴棋書畫,如果換成弓馬騎射,那也不算扯謊太多。
李佩玲當時並不看中趙頊,固然曉得趙頊是大宋天子,但是天子國王的,她見多了。顛末近半年的相處,李佩玲才垂垂地喜好上了趙頊。因為趙頊的熱血吸引了她,她向來冇有見過阿誰國王天子像趙頊普通,現在冇有,汗青上也向來冇有過。
“聖母娘娘不必擔憂,是內閣把持朝政,非宰相把持朝政,孫兒會重視的。”趙頊寬解道。
一貫大大咧咧的李佩玲內疚地笑了笑,也不吱聲。看來,李戰馬為了李佩玲入宮,可冇少在她身上花心機。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候看正版內容!
在後代,《聰明書》、《君主論》《孫子兵法》是趙頊最喜好看的三本書。隻是,很多時候,冇有明智地去做,對愛情親情總有一種依靠的惰性。最後導致家庭冷酷,老婆要跟彆人跑。而戰友投敵,他也冇有發覺到。這一世,趙頊變得謹慎了很多,一向在壓抑著本身的惰性。
烙字固然會讓兵士儘忠,卻也會讓士大夫惡感。在士大夫眼裡,額頭刺字的都是徙配之徒,讓他們看到烙字,不免會讓士大夫們產生和徙配之徒商討朝政的錯覺。
·······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告白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